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5章 当仁不让(2/2)

毕竟这些都是做过降将的,李元徽也不好处理,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暗地里已经投效老刘了

放在战场上那肯定是不安全,不如让他们回关中,这事就交给老头子操心去吧。

刘李会面之后,李元徽命大将军李思行坐镇河内,老朱负责驻守朝歌,又濮阳跟姐夫柴荣见了一面,路过黎阳又看了看赵大的防御布置,看过之后彻底放心了。

随后回了洛阳。而关中长安的宰相们,以及皇帝、秦王晋王等决策层讨论多时,最后终于将行政区域改制的事敲定了。

分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四郡之地,为秦州。

分阴平、武都、汉中三郡之地,为梁州。

分豫章、江夏二郡为江州。

分河内、洛阳、河东,为司州。

分颍川、陈留、梁郡为北豫州。

分汝南、陈郡、沛郡为南豫州。

秦州刺史仍旧是李二兼任,梁州刺史则是李三兼任,江州刺史则是李四兼任。

而司州刺史,则交给了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行,北豫州刺史临淮郡王李神绩。

李元徽仍旧是“都督关东诸州诸军事”。

这次改制,只是将各州进行分割,并没有涉及

但李元徽却从中觉察出一丝异常,并开始审视目前的局势。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对朝堂的动向几乎是完全没有了解的渠道。

这一点太致命了。

就这次的事,他居然一点都不清楚。突然就来了個改制诏书。

这种情况可是非常不友好的。

他根基本来就在外面,如果二哥三哥不提前给他消息,那朝中就是一点口风都没人给他透露,这太被动了。

朝中大臣之中,五个宰相,没一个跟他有交情的。

尚书和九卿这些高级文官,能说上话的也就是高智兴和卢象。偏偏这俩人虽然都是九卿了,但因为身份问题,还没进入决策层,更没有跟李元徽建立同盟关系。

只是有些交情。

于是,李百室和李青莲、高侃、于智宁、李淳风等幕僚全都被李元徽召集起来,进行密议。在众人面前隐晦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于智宁的提议是,重金交好朝中高官和元老系重臣,并任用他们的子侄,进行利益捆绑。

李百室则提出了另一个思路,多举荐不得志,缺少背景而又有真才实干的官员。

李元徽作为太尉、侍中等诸多高官,是有资格举荐文武官员的,但一直以来,李元徽都把这点忽略了。

之前觉得没必要,也没意识到。但现在看朝中得有个传声筒,也得有个信号接收器。

齐王府势力在朝中,需要一个代表。

想必老头子和二哥,应该都不会介意此事。至于这个人选,倒是要好好思量一番。

得是自己人,不会坑他,还不会引起朝堂排斥的.还真难选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