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石伟毅以及张苑博、周豪、刘远、郭文栋等人。
被囚禁在此处的山西地方官员们,纷纷跪倒在朱允熥身前哀求饶命。
角落里有一根大柱子,旁边是全身捆绑着的钟辰,晕了过去。
尽管之前殿内外隔绝,无法知悉外面发生的一切。
可从一开始叛徒冲杀至门外,到最后攻入王府内部引发混战的声音,早已消逝不见。
这时看到完好无损的朱允熥一行人。
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大家都心照不宣。
叛贼的暴动,已被彻底平息。
“殿下,臣冤枉啊,我对此事毫不知情。”
“都是东郭荣干的好事。全是他一手策划,强迫下官执行。”
“臣手里有关于这些年,他们逼迫我做事以及给予金银的往来记录。”
“那些钱财,微臣没有动用过一分一毫,都藏在家里地下室里,随时愿意交出以证清白。”
……
没等朱允熥发话,满堂官员就先自顾自地交代,试图自保。
除了那些从未涉足此事的人,表示毫不知情之外,几乎所有参与的人,都把责任推向了早已死去的东郭荣身上。
朱棡跟石伟毅则在一旁默默注视着尚未表态的朱允熥,期待着他做出最后裁决。
朱允熥半眯着眼睛,注视着眼前的一众山西官员。
此次山西道的事件,与此前河南道发生的动乱迥异。
当时在河南道,地主士绅们因不满朝廷改革损害其利益,而引发骚乱。
而山西道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这里的富户并非依靠农田获得财富。
由于三山两川的地理特征,使得商贸活动在此地盛行。
大家皆通过贸易积累财富。
尽管当前朝政重视商税,在某些区域里,该税收甚至超过了传统的夏秋赋税总和。
可这对商人来说,依旧有利可图。
此次山西道爆发的问题根源,则是源于私欲膨胀。
无论是白莲教的不死心、晋商操控官府的想法,还是部分山西官员图谋建立自治领地的野心。
“彻查,发现违法者一律处决,其家族成员则流放至倭国州岛。”
朱允熥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就做出了决定。
明确了对于山西道内官员群体的态度及未来处置方案。
自从应天府实行考公制度,朝廷完全不必担心缺乏愿意从政的人才。
只要举行一次考公,天下英才便会争相加入。
届时,便可及时填补山西道所有空缺职位。
刘远已经接到指令。
作为北镇抚司锦衣卫统领,眼下很多情况下他已经不再需要亲自上阵。
他只需一眼示意。
早就在暗中候命的锦衣卫冯海,便立刻带着手下,站到了那群山西地方官员面前。
“全部带走。”
冯海冷冷地吩咐道。
离开京城这段时间,一直不得不应付笨拙朱允炆的安排,令他压抑极了。
终于找到机会,冯海不禁激动起来。
只期盼这群山西本地官员,能够比普通人更有骨气。
锦衣卫们一个个架走了那些山西官吏。
他们来回奔波于大殿之上。
没过多久,整个房间内都弥漫开了一股淡淡腥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