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预测,哪一天皇帝会突然下诏传位给太子。
到了那一天,如今的皇太孙自然会晋升为太子。
太子通常坐镇应天。
在这之前,此次北巡也许是朱允熥最后一次,能够大规模在外活动的机会了。
朱允熥此次北巡便是为了稳定瓦剌部,讨伐鞑靼部。
正当大家各自心思不同之际。
城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匆匆来到朱允熥面前。
“殿下,鞑靼部使者请求觐见,说是希望能讨论一起西征瓦剌部的事宜。”
这个士兵并不清楚楼上到底什么情况。
等他讲完后。
朱允熥等人都露出了古怪表情。
鞑靼人想与大明联合进攻瓦剌,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更不可思议的是,大同城内还有一批鞑靼使者存在。
朱允熥转向周围几人。
朱棡冷笑一声,“闯入王府的就是鞑靼外族,我想他们是发现无法脱身了才冒充使者企图自保吧。”
石伟毅也感到几分惊讶,“若真是正规使者,应该早就通过正常渠道通知我们了。”
曹震正色道:“殿下,只须您一句话,臣马上派人将这些乱党处决。”
然而,朱允熥却摇了摇头。
他走到城墙边往下看去。
城墙脚下有一群鞑靼人马,正保护着两个男人。
朱允熥嘲讽道,“城里那些叛贼调查得怎么样了?定罪没?”
石伟毅迅速上前报告:“依据大明律,任何涉嫌谋反的,一律斩立决。”
朱允熥颔首:“那不妨把这些‘鞑靼使臣’请去校场吧。”
石伟毅稍微愣了一下,随即领会过来。
“臣遵命,立刻安排人手,押送这群逆贼前往校场处置。”
城楼下。
阿鲁台与阿卜只俺,在仅剩的部落战士保护下,怀着忐忑的心情守候在街边。
他们不时抬起视线,注视着高达十几米的城墙之上。
一个时辰前。
太原某处老宅,曾是阿鲁台等人躲避的地方。
不断有人返回,汇报城里的情况。
阿鲁台神情凝重,静静地坐在上首位置,沉默良久。
阿卜只俺满脸忧虑,双手紧握,在父亲面前来回踱步。
“大汗,我们目前仅剩十余人。”
“现在城里到处布满了官兵,大街小巷都被严密巡逻,我们实在找不到逃离办法……”
一位侍卫匆匆返回,低声报告。
阿卜只俺更加心急如焚,看向沉默父亲又转向来人。
“官府下一步要做什么?大明太孙现在何处?”
侍卫答道:“他们正挨家挨户搜查住所,若我们还滞留此地,很快就会暴露。至于那位太孙,据说正带领队伍在前往塔靖门。”
阿卜只俺心跳剧烈起来,烦躁中示意侍卫退下。
随后,他转身面对着依然默不作声的阿鲁台。
“父亲。”
阿鲁台依旧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