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2章 李时珍:陛下,要不要试试功德成仙?(2/2)

〖小时候都还会请道士来做法事,唱个几天几夜,现在大了,渐渐没了。〗

〖歌词有一句话很真实“你唯一的工作是保佑后代”,不管这个人生前如何大胆的、懦弱的、自私的、慷慨的、聪明的、愚昧的、一事无成的还是名声显赫的,百年之后的人对着看不清名字的墓碑都会说请你保佑后代。〗

〖现在的葬礼很多法事都是活人演着死人看,拥有法事操办权的人借此敛财,嘴上口口声声都是传统,掌中条条框框无非利往。〗

〖趁机敛财不准确,至少不太准确,虽然有部分人确实是借机敛财。

但是我们这里结婚赚钱,葬礼亏钱,农村这种传统丧礼一般是亏钱的,一般会亏几万。〗

〖传统的葬礼还是很繁琐的,要三四天。

从一开始搭灵棚、请唢呐、找主管,正式开始以后迎\/亮花圈、敬土地,死者后辈一字排开披麻戴孝,关系越远的需要的装扮越简单。

下葬之前,找个开阔的地方,摆上供桌,后方放棺材,依次根据关系行礼,本家一行人先行礼,之后跪坐在一侧,其他人按波次依次行礼,然后本家回礼,随后到棺材前哭丧,所有人哭丧完毕后,摔烂火盆,抬棺准备下葬,只有少数男性亲人跟随去下葬。〗

大明,嘉靖年间。

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辖下的一座村落。

“这曲是不是用方言唱的啊?”

毕竟一听就和后人常说的官话口音不一样,听起来有些像后世云贵川渝的口音。

有细心的人在视频唱了两句就闭上眼睛,想试试不看文字能不能听懂。

结果,当然是听不太懂。

“你们说那群做法事的先生,跳大神时候唱的是不是就是用方言唱的曲子?”

闻言,众人都思索起来。

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

而且做法事的时候,敲锣打鼓的声音又大,比天幕里的声音还大。

天幕里的曲子闭上眼睛,都分不清唱的是啥,何况做法事的时候?

“要不——找个先生问问?”

“这是人家吃饭的家伙,怎么可能告诉你?”

“那改天你要办丧事请先生的时候,我们偷摸——”

“砰。”

这人抬起一脚就把那人踹倒在地,怒骂道:“你家才办丧事!”

竹林里。

小许问道:“先生,这评论里说的李时珍是您吧?”

李时珍点了点头,解释道:“借用了书名而已,或许在歌曲中还借用了书籍里的药物名称吧。”

后人一首音乐也就半盏茶的时间,又不是唱戏——额,唱戏也没那么长的,想把自己的书籍唱完,怕是要几天几夜。

李时珍其实还高估了现代音乐的时长,一盏茶为10分钟或者14.4分钟,半盏茶也有五到七分钟,大部分流行音乐是没有这么长的。

想着想着,李时珍想起自己刚才所想的,用后世文字,将书籍刊印成册,免费发放天下。

而现在这个视频,又给了自己灵感。

是不是可以安排说书人或者唱戏的将自己书籍中的记载药物辨别方法以及疾病治疗方法,用唱戏的形式,或者说书的形式广而告之?

“屮,没钱。”

和刊印书籍一样,卡在没钱上。

说书的也好,唱戏的也罢,都是为了挣钱。

说《三国演义》,百姓爱听。

唱《琵琶记》,文人爱听。

人家爱听才会打赏,卖艺人才能挣到钱。

自己的书籍,编成书或者戏剧会有人听吗?

到时候就得自己花钱,请人家唱。

可自己的钱,可供人家唱几回?

念及此处,李时珍脚步不由加快两分。

这事还得朝廷来做,惠及天下之事,想必——陛下不会拒绝吧……

李时珍心里打起鼓,也不敢确定。

对这位陛下的了解除了后人调侃的万寿帝君,几乎全来自于旁人所说。

李时珍只知道嘉靖和文官在斗,还酷爱修仙,别的什么也不知道了。

李时珍思考道:是不是可以将这件事和修仙联系起来?

《礼记·王制》:“有功德于民者,加地进律。”

后来功德一词,又被宗教所引用。

以人封神,如关羽还有各地城隍者,都可以称为:功德成仙。

想到此处,李时珍猛的一拍大腿。

“救人既是功德。”

“哪怕只有一人因此受益,也是功德。”

“有了功德,就可以另类成仙,想必陛下不会拒绝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