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书立说,青史留名,是每一个古人刻在骨血里的执着。宣宁帝没有多好的文采,就想有生之年,创一个盛世出来,将自己的年号留在大越史册上。
直到这一刻,他才感觉自己对太学院没有多少贡献,在书本上留名,都感觉不好意思。
“这不大好吧?朕也没放多少心思在太学院?”
昭翎牢记棠表弟的叮嘱,马屁拍的恰到好处,“父皇可不能这么说,您做为帝王,不反对,就是支持。太学院能顺利运行,依仗的就是您的默许。现在这套书本利国利民,父皇做为名誉山长,署个名字天经地义,最好盖上您的私印,告诉天下臣民,您做为大越帝王,为基层教育操碎了心。”
搞的宣宁帝十分愧疚,不过,这序是要写的,为了做实他对太学院的贡献,忍痛说,“今年新宿州那边的甜菜收益,拨一半给太学院印书吧!”
何大伴无语,甜菜刚出了苗,还没迹象表明就一定有收益,这给许出去了。
又半个月,新的样书出来,每一本宣宁帝都写了序,他在前,萧破军在后,书皮封面署名前半部分是大越太学院,下半部分是各学科编写教材的老师名字。
文学科是萧破云主编。
工学科是司马信主编。
医学科分两个部分,莫神医一本,张破军一本。
数学科是唐甜甜主编,崔敏舒辅编。
其他各科都有主编人,就是每一本上,没有提到容棠一个字。
勘验无误之后,开始大量印刷。
这件事悄眯眯的,没有引起外界注意,因为所有的风头,都被金羽卫抢了。
自凌家姐妹朝堂亮相后,多家武将之女或强烈要求,或由父亲同意,加入了金羽卫女子组,无他,刷存在。
上京贵女圈子风向,有一部分转型为飒女郎,丝毫不伪装自己,上马提刀,下马挥毫,与娇娇柔柔的内宅女儿形成反差对比。
而她们追逐效仿的目标,就是以杜澜卿,昭翎公主为首的顶尖贵女,不愿意压制本性屈居后院了,要走到人前展示自己。
还有一些,效仿太学院女学官们,日常写个诗词,也共同编个诗册,独占一页,各自署上自己名字,配个插画,简介生平,送去太学院印刷工坊出书,往外一散,虚荣感爆棚。
东城开了一家女子书社,专门收录女性诗词。
南城又开了两家女医馆,也挂上太学院附属女医牌匾。
各行业都有女子开始冒头,你不笑话我,我也不笑话你,大家一样。
秋日,当富新庄甜菜和糖高粱开始采收盈利的时候,离京大半年,探查瘟疫之源的淮王派了快马回报,再有月余,就该回来了。
与快马一起赶回来的还有张破军一行。
在这大半年里,他们一共送回来三封信,除了报平安,没什么有用信息。
其实不用他们报,江南各府也时有加急公文往来,除了水患,并没有提及大面积瘟疫,想来没有发生,或者发生过,没有大面积散播开来。
风尘仆仆的一行,仅仅是在伯府洗了一把脸,吃过一餐饭,又急急忙忙赶往太学院,参加新学期开学典礼。
经过了大半年的宣传,大越远处的人也知道了上京太学院的存在,千里而来的学子成百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