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推演,虽然成功解决了丞相带给自己的麻烦,但这时候冒出头来的楚世虞和楚世仁却有成为了新的变数。
虽然这两个家伙现在什么都没做。
可楚世昭总觉得,这两个家伙很有可能是自己接下来计划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变数。
心里想着,楚世昭当即决定调整策略。
新的推演继续展开。
【楚世昭继续与那些态度摇摆的大臣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
【另一方面,楚世昭叫来哦恒奕商议如何应对楚世仁和楚世虞这两个烦人的家伙。】
【恒奕秀眉微蹙,沉着脸分析“殿下如今局势复杂,敌暗我明,二皇子和三皇子随时都有可能冒出来发难。”】
【“以我对咱们这位陛下的了解,他如今虽然下令将太子囚禁起来,但放眼全天下,恐怕每个当父亲的都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相互争斗。”】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暗中派人监视对方,看看能否在不影响改革进度的前提下,暗中解决这两个家伙制造出来的麻烦。”】
【闻言,楚世昭很是认同的点点头:“你说得对。另外,加大对支持改革大臣的拉拢力度,让他们在朝堂上更加坚定地支持我们。”】
正当楚世昭准备继续推演时。
这时,一道慌乱的身影却突然闯了进来。
“殿下!陛下派人来了,召你速速进宫事议!”
闻言,楚世昭心中虽然有些不爽,但也只能暂时作罢,当即起身出了书房。
……
当他随着传旨的太监来到皇宫时。
此刻,宫殿内已经聚集了十几道身影。
这些人当中,除了几道生面孔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熟人。
恒奕、窦戾、皇甫坚、马溯安、丞相、兵部尚书卢恩……
基本上如今大周朝堂上,手握重兵的实权性人物全都到场了。
看着这阵仗,楚世昭哪里还能不明白,肯定是出事了。
正当他心中猜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的时候。
这时,端坐龙椅的永晋帝,眼见人都到的差不多了,这才将一封奏报递给众人。
当楚世昭看完了奏报中的内容方才明白。
原来是北方的一个小国突然起兵侵犯大周边境,边关战事吃紧。
永晋帝这才大半夜的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大殿里。
永晋帝忧心忡忡的看着下方群臣。
“如今边关战事紧急,各位爱卿有何良策”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应立刻派遣大军前往边关,击退敌军。”
另一位大臣则说:“陛下,派兵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粮草辎重的供应,确保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楚世昭也站出来:“父皇,儿臣认为,除了派兵和保障粮草辎重外,还可以派人去了解敌军的情况。”
“看看能否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此次争端。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的。”
永晋帝听后,微微点头。
“世昭的建议不错。只是如今朝中谁能担此重任”
楚世昭心中一动,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父皇,儿臣愿意前往边关,了解敌军情况,尝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永晋帝有些犹豫:“世昭,你如今刚刚解决完水患的事情,若是此刻前往边关,会不会有点太辛苦了”
闻言,楚世昭却是微微摆了摆手。
“父皇,身为大周的皇子,本就应当为父皇排忧解难。”
“况且,如今的大周刚刚经历了内乱,京城这边还需要诸位大人和父皇主持大局,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有我最合适了!”
“若是儿臣此去边关,能解决战事,也算是为咱们大周的安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见楚世昭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
永晋帝思索片刻后,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好吧,既然你态度如此坚决,那这次边关平乱的事情,朕就全权交给你负责了。”
从朝房里出来,回到自己的府邸后,楚世昭紧接着便开始准备前往边关的相关事宜。
只是,在临行之前,他或许是有些不放心京城这边。
为了确保自己离开期间,自己的计划能够稳定进行。
他先是将自己先前推演出来了相关事宜跟恒奕交代了一番,这才率领大军出了京城。
……
随着楚世昭率兵离去。
原本还担心自己有些搞不定这个弟弟的楚世仁,在得知楚世昭已经前往边关平乱了之后,心中却不由得暗自得意起来。
在他看来,趁着楚世昭不在京城,这简直就是一个扳倒楚世昭的天赐良机。
“哼,四弟,这可是你自己找死,那就不要怪我这个当哥哥的心狠手辣了!”
“谁都知道,边关局势复杂,你这一去必定凶多吉少。”
“万一在路上遇到个刺客、杀手、敌军探什么的,应该也在情理之中吧”
书房内,楚世仁自言自语的同时,心中已经萌生了一条“妙计”。
与此同时,三皇子楚世虞这边。
当他得知楚世昭出征北方平叛后,却是另外一幅嘴脸。
“我这个四弟,这么多年了,还是一如既往的爱出风头,真不知道,这边关有什么好的,风吹日晒的就不说了,稍有不慎,估计小命都没了!”
“不过,他走了也好,这样一来,我就没必要每天像防贼似的放着他了!”
……
楚世昭这边。
他率领大军离开京城后,一路北上,很快就抵达了边关。
到达边关后,楚世昭立刻与守关将领会面,打算先跟对方了解一下如今局势的详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