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烦徐公垂问,夏侯将军已在江夏全盘操持军务,特遣属下率外军万人至此。”
“快快请起吧,信使早与我通报了这些,你我也就不必赘言了。”徐庶将跪在地上的文岱扶起,当即问道:“你部万人可堪一战如若不用歇息,当下便与本将同往樊城解困!”
文岱起身后,从怀中摸出统辖这一万外军的兵符来,如同当初递给夏侯儒的那样,又恭敬的双手递给徐庶:
“是战是守,属下悉听徐公分派!”
徐庶没有半点扭捏,伸手接过兵符后捏在手中,直接说道:“既然如此,再过半个时辰,全军向樊城进发!文将军,我与你四千兵士,在东侧为大军左翼。”
“谨遵徐公之令!”文岱拱手行礼。
“申将军,”徐庶转头看向一旁站着的申耽:“你领六千士卒,在西侧为大军右翼。你部所剩两千士卒,据守邓县为大军退路。本将自领六千外军为中军。”
“遵令!”申耽微微拱手,再不多言。只有八千军队的时候,守在等闲还能说得过去。如今又增了一万援军,若再不进发,属实有些过分了。
徐庶看着两人的神情,开口说道:“今日本将率军至樊城外,并不欲与吴军主动交战。若吴军来攻,则于平地据守。若吴军不攻,傍晚大军再回邓县,知晓了吗”
文岱有些不懂,开口问道:
“徐公,若不攻城池,又将如何来救城中守军呢岂不让城中守军意沮”
徐庶微微瞥了文岱一眼:“牵镇西所领的武卫营,再过两日就可到达邓县。其实在本将眼中,你们二人所带的军队,对上吴军并无太大胜算,须要牵镇西至方可正面击敌。”
“牵镇西要来”文岱惊呼了一声,神态反倒更加轻松、更加释然了:“武卫营若至樊城,则大事无忧矣!”
……
午后时分,樊城西侧围城的吴军步骘所部,接到了斥候传来的消息,即刻手书一封短报,派人速速送往鱼梁洲孙权大营处。
樊城西边的码头,距离鱼梁洲的距离也不过十多里。走舸顺流而下速度极快。大约半个时辰,大营中的吴王孙权本人,便知晓了魏军来援之事。
“孤在此处等了半月,终于见到一支来援的魏军了。”孙权将手中军报递给了全琮:“子璜看一看吧,可有什么想法”
绥南将军全琮本来负责的是淯口处的防御,在修建临时坞堡完毕之后,全琮在淯口东西两岸各留下一千士卒防御,所部的八千士卒皆被他带回了鱼梁洲上的吴军大营,并没有参与步骘、潘濬二人的攻城之中。
孙权此番用兵战略,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偏保守的。此前孙权在武昌出兵之前,也与臣子们做了说明。
若一切顺遂,孙权希望全据襄阳和樊城两地。如果魏军援救及时、樊城不得攻下,那么借水军之利隔断汉水,借助鱼梁洲、淯口的防御体系,从容围攻襄阳,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若樊城不可得,那么吴、魏两军就势必要陷入长久作战的胶着之中,等同于孙权在此吸引了魏国的兵力。
白水统兵的诸葛丞相,也能从容在益州北伐魏国关西。
吴与汉之间,虽是两国,却为一体。
这件事情诸葛亮看得清楚,孙权也同样看得清楚。
“禀至尊,魏军从西北而来,右将军所部多在围城,军营长且分散。不若让属下率军乘舟至樊城以西,辅助右将军应对魏军”
“子璜之言妥当。”孙权点头应道:“不论魏军此番欲拔营还是欲入樊城,孤都不能让魏军称意。子璜速去,若有讯息,随时回禀大营。”
“遵命!”全琮起身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