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闫埠贵两口子,一直也想着让自家姑娘找个人嫁了最好。
那样也就能留在身边了。
他把闫解娣留在身边这么长时间,就是想着能把闫解娣留在城里。
这个上面,再自私的父母,也会为了孩子着想。
但闫解娣也不是想嫁就有人要的。
就现在95号这个名声,院里的孩子们,娶妻嫁人肯定是大问题。
条件好的看不上闫家,能看上闫解娣的,那家里比闫家还穷。
这些年,随着城市发展,四九城的房子是越来越紧张。
还有那种兄弟两个娶媳妇,只能拉一张布帘子隔开的人家。
至于怎么安排,也是各有办法。
比如兄弟俩错开作息时间。
老大两口子这个月上白班,下个月上夜班。
而老二两口子,则是这个月上夜班,下个月上白班。
住房上面,大家都难,所以谁也抱怨不了什么。
也就是玩具厂工人们,这个上面是可以嘲笑别人的。
何雨柱在位的时候,是把玩具厂大部分居住问题都解决了。
现在玩具厂往别的城市建分厂,四九城这边,今年除了几个子女顶班的,也就是只准备招一个许大茂。
其他一个新工人都没招。
当初整个街道的人,都嘲笑何雨柱是捡破烂的,嘲笑玩具厂工人们是一点不挑捡,啥房子都要。
但这些年,何雨柱埋着头一番使劲。
别的厂子工人们笑不出来了。
别的不说,玩具厂那些老工人们,家里有儿子结婚的,立马就能在分的房子里,隔出个小房间来。
并且三转一响,也能安排一两样。
这种条件,谁家姑娘不抢着嫁。
就连闫解娣,都是主动追求过一个玩具厂的小青工。
本来都要成了,结果人家托人一打听。
先是95号院的名声,然后闫老抠的名声,直接就黄了。
然后小年轻找了个长得不咋地的姑娘,一结婚,赶上了何雨柱在位的最后一次分房。
那小年轻在玩具厂也正好够年头,分了一套25个平方左右的房子。
这儿这个左右,是设计图纸上面积。
按照何雨柱的尿性,基本上都会多个两三个平方。
宽度增加不了,就增加进深。
也就是把窗户那边,往后面加个一米多的样子。
一开始真有不少玩具厂工人说何雨柱小气的。
因为何雨柱建的房子,都是侵占了前后楼之间的公共区域。
比如说前面一排筒子楼,跟后面一排筒子楼,本来要是为了保证日照啥的,最少得留出几米的空档。
何雨柱把这场地减少了,那一些住一层的工人,有抱怨也正常。
毕竟他们晒太阳的时间,要比其他人少个把或者两三个小时。
这种抱怨年年有。
但等到何雨柱离开了玩具厂,口头想念何雨柱的也就是这帮人。
都说要是何雨柱还在副主任位置上,那他们的福利要多上不少。
所以说,人心这玩意,不用太过于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