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当是这两位合该共有此一情劫,在人界,玄泠与阿菡生死相许还不够,上了天,阿菡来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玄泠更是险没随着她殉情而去。
当然,现下说得轻巧。然,当日种种,却凶险非常。
如来佛祖也着实没想到啊!
他看重的座下弟子不过去人界长长见识,怎么就召了天帝了眼气,要给她来个魂飞魄散的大刑伺候呢?你不好动手修理自家幼弟,就拿个凡间女子出气啊!
幸得这女子凡亦不凡,在魂魄消散的最后一刻,被匆匆获悉的如来佛祖以大手印大神力捞住了最后几片破损魂魄,投入灵山七宝莲池的雪莲苞中,细细调养,养了六千年,方将魂魄重又养齐全了,终得真身归位。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如来佛祖本也没想藏着掖着,只是莲光菩萨归位后,便恳求他勿要掩下此事。莲光道——
“弟子经此一劫,存了执念,险失了本心。弟子只想闭关静修,从此无心无念,不为无明烦恼。”
话虽说得隐晦,如来还是听出了,莲光只怕有些麻烦——这麻烦不是外来的,却是她来自自个儿内心。只怕这一劫,还没真正结束呢!
如来佛祖自然不希望莲光有所闪失,便答应替她挡住玄泠,不要他影响到莲光的修行。
故而,既然这日玄泠都堵上门了,佛祖便顺其自然地将昔日种种讲了一遍,希望他能就此想开放手,不要为执念所缚,于人于己都是好事。
玄泠是个聪明人。
既然如来佛祖说开了,他便心知肚明,这正是莲光——阿菡的本意。然,他却想不通,当日,阿菡在凡间肯为他饮毒殉情,又肯为着随他心愿而踏上了千难万险的天路,如蝼蚁般在这对她恶意满满的天界里日夜心惊肉跳。这般浓厚的情意,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彼时,他重归天界,又有至爱在侧,满心欢喜都来不及,哪里会想那许多?如今念来,不晓得阿菡为着他受了多少委屈?他捧在手心里唯恐呵护不及的人,若说不是自己的天真和自以为是,她又怎会死得那般凄惨?倘这般论来,阿菡恢复为莲光后,不愿与他再见,也该是情理之中。
玄泠被如来佛祖一番话给打击地满心冰凉。
然,又能如何呢?
在几千年来,他对阿菡的相思已经浸透了骨髓,浸透了他的每一分骨血,纵理智上明白如来所说是至理金言,可于情感上,他却无法释怀。
他不能再去灵山上寻莲光,他不敢打扰莲光的修证。然,满腔满腹的相思,又如何得以发遣?
仙宫中,阿菡的画像挂满了寝殿的每一面墙。盈盈含笑的,薄怒轻嗔的,手不释卷的,挽袖攀花的,样样种种,是那人间短短几十年的每一片记忆。
斯念长存依旧,斯人已非初见。
※※※※※※※※※※※※※※※※※※※※
注:
**由旬:古印度长度单位,佛学常用语。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意译合、和合、限量、一程、驿等。据佛音论师说,一由旬相当于一只公牛走一天的距离,大约七英里,即11.2公里。
**无明:佛学的名词,指不知意识心之虚幻,是不能见到世间实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执取和贪嗔的根源。无明是十二因缘的起首,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