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落,乃是茄子的另一叫法。空依选了当地特有的兰花苏落,只有拇指长短,形制娇小可爱。以手剥去软蒂,茄身划数道口,浸入滚水中泡去苦汁,然后以菌油炙之,再以甜酱水煨干。青川县的兰花苏落非但长得精致,更有种独特的兰香。经空依妙手料理,兰香与甜酱香气合二为一,令人食之欲罢不能。
无智师太年岁大了,牙口不是太好,然,这道“炸玉包”却甚得她欢心。将山药去皮蒸熟,切为寸段,包裹于腐皮衣中,叠作骨牌大小,入油煎之。然后加上好秋油、糖汁、糯米汤略煨,至色泽红亮为度。上盘前撒以细碎的酱瓜丁,以其咸鲜抵减油煎之腻,食之格外爽口。
至于“八宝豆腐”,简直没人不喜爱!这道菜讲究个精致,用料也格外繁琐。乃是特特请黄秋往帝都崇恩寺里走一趟,请戒火师父精心做出一方极佳的嫩豆腐,加香蕈屑、口蘑屑、松仁屑、瓜子仁屑、芝麻屑、笋干屑,同入神仙居那专勾引神仙的素高汤里,一滚即起锅。食时用匙不用箸,否则难以入口。
于这些甘浓肥沃的滋味之外,空依也没忘上些清炒小菜。将苔菜心剥去外皮,选当中最糯的菜心,同炒于嫩茭白心,只放油盐,略淋点滴醋,酸香微起,皆可起锅。
而煨鲜菱,则是以菌菇汤滚之,加以新栗、白果同煨,待菱角浮出汤面,皆可起锅。上桌前将汤水撤去一半,便见菱如玉、栗如蜡,上上下下起伏不定,淸鲜之气迎面扑来。
另有黄芽菜芋羹,清淡却不寡淡;竹荪蛋豆苗汤,鲜爽宜人,既显食材难得,又显手段非凡。
热菜汤羹之后,便是咸甜两道点心。
咸的是萝卜汤团,用肥嫩饱满的秋水象牙大白萝卜刨丝,滚熟去气味,待微干后,拌以酱,放入糯米粉团中作馅,汤滚即可。
而甜点心则是薜荔杏酪。将杏仁捣浆,滤去渣滓,和以米粉,捏成小丁。将薜荔籽熬煮成的剔透浓汁拌入,调以糖粉,便是一道清新可人的小点心。纵宋仪娉好面子之人,也当着诸人的面,连吃了两碗酪,方不好意思地放下碗。
至于主食,便是一人一小碗素面。此时,诸人已是吃得肠胃开怀,论理,哪里还能再吃得下这碗素面哟?偏生,上至木鱼和尚,下至宋仪娉,硬是一人一碗,毫不犹豫地给吃了个底朝天。素面分量不多,拳头大的碗里只有一箸头。虽则看上去清清淡淡,实则其中手续,委实熬人。要先一日将菌菇熬汁,澄清;次日再将笋熬汁,加银丝面滚上。虽则与当日在屈别山下做的金丝玉屑面类若,滋味却是两样。尤其是,在诸人用过了各种滋味的菜肴后,再来这样一碗素面,清口爽胃,只觉袅袅余味,意犹未尽。
这一宴,当真是空依两辈子以来,头一回自个儿完全料理主持的,委实不易。她用足了心思,诚意满满,手下的功底便彰显出来,即便是木鱼和尚这个活了万年的老木鱼精,啥没见过啥没吃过,也要赞一声“妙”!
同样“喵喵”叫的还有小方桌上用餐的五只猫。虽则空依不会拿些鸡鸭鱼肉来表达谢意,可素鸡素鸭素鱼素鹅素肠也能整出一桌来。只不过,寻常人族所吃的红烧味酸甜味的素这个素那个,换做猫吃的,便加入胡椒等香料,做成鱼香味,勉强可以冒充一二。好在,阿黄一家颇给面子,每样都吃了几口,纵黑仔真心觉得还不如主簿家后厨里丢出来的炸得焦黑的鱼尾巴,可也不算难吃。唯有小娇,哎呦喂,也不知是不是空依魂魄曾经寄附的后遗症,现如今,只要是能入口的,荤素不忌,即便给它个菜帮子,它也能咬两口。瞅着小娇头也不抬地埋进碗里,可把黑仔愁得呦——看这样子,先前空依费老大劲儿减去的肉,估摸着很快又会长回去了!
※※※※※※※※※※※※※※※※※※※※
注:
本节菜品的制作,主要参考自袁枚的《随园食单》,其中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