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凑钱,林母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镇里粮站。街道上冷冷清清,寥寥几个行人也都裹紧了棉衣,匆匆而行。她站在负责人的办公室里,嘴唇干裂,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沙哑。她费尽口舌,向粮站负责人详细说明了家里的艰难处境,言辞恳切,情真意切。从丈夫的突然生病,到家中田地收成的无望,再到如今面临的债务危机,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无奈与心酸。或许是被她的执着与无奈所打动,粮站负责人最终同意按照预估的收成,提前支付一部分款项给他们。虽说这笔钱数额不大,但在这艰难时刻,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解了一部分燃眉之急。
处理完家中诸事,林晓峰怀揣着玉佩和母亲凑来的钱,归心似箭,匆匆赶回向阳村小学。一路上,冬日暖阳高悬,原本覆盖着积雪的山峦和田野渐渐显露出本来的面貌。屋檐下,晶莹剔透的冰凌在日光的照耀下,反射出五彩的光芒,随后“滴答”一声,水珠坠落,在地面晕开一小片水渍。路边的积雪堆也在慢慢变小,雪水顺着地势缓缓流淌,汇聚成一条条细小的溪流,潺潺作响。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映照下,轮廓渐渐清晰,山间的雾气也慢慢散去。那潺潺的流水声,像是大自然演奏的乐章,可林晓峰此刻满心都是对张悦的思念以及对债务的忧虑,无心欣赏这雪后初融的美景。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两人携手共度难关的点点滴滴,同时,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也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当他回到学校时,夜幕已然降临,校园里一片静谧,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在黑暗中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四周的树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投下的影子在地上摇曳不定。林晓峰脚步匆匆,径直走向宿舍。推开门的那一刻,他看到张悦正坐在桌前,一脸焦急地等待着他,桌上的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映照着她满是担忧的面庞。看到林晓峰回来,张悦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与安心的光芒,立刻起身迎上前去,急切地问道:“晓峰,你可算回来了,路上没出什么事吧?”林晓峰放下行囊,一把将张悦紧紧拥入怀中,轻声说道:“悦悦,我没事,让你担心了。”
林晓峰将回家的种种经历,包括找到玉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张悦。张悦接过玉佩,细细端详,眼眶渐渐湿润,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林晓峰,说道:“晓峰,不管往后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一起扛,不离不弃。”两人紧紧相拥,彼此的体温驱散了生活中的寒意,让这个简陋的宿舍充满了温暖。
第二天,林晓峰和张悦带着玉佩来到镇上的古玩店。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还未完全苏醒,只有几家早餐店冒着热气。古玩店门口挂着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古玩店老板是个经验丰富、目光如炬的中年人,他接过玉佩,先是放在手中反复掂量,随后又拿起放大镜,仔细查看玉佩的每一处细节,眼神专注而认真。许久之后,老板缓缓开口,给出了一个让他们喜出望外的价格。
他们拿着卖玉佩的钱,又加上林母从粮站预支的款项,数了又数,可这距离偿还陈宇的债务还是差了一大截。张悦突然想起,他们的朋友张山和李秀之前也说过愿意帮忙想想办法。于是,林晓峰和张悦怀揣着一丝希望,找到了张山和李秀。
张山和李秀见到他们,十分热情,可当谈到凑钱的事情时,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张山叹了口气,从柜子里拿出一个信封,说道:“这是我们这几天四处找亲戚朋友借的,能凑的都凑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李秀也在一旁无奈地摇头,脸上满是担忧。
林晓峰和张悦接过信封,心中满是感激,可当把所有钱都摆在桌上清点后,四个人的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这些钱加起来,依旧不够偿还陈宇。
一时间,房间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四个人都陷入了忧愁的沉思中。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乌云慢慢聚集,原本就微弱的光线变得更加黯淡。街边的路灯一盏盏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无力地穿透黑暗。林晓峰眉头紧锁,双手抱头,脑海中不断思索着还有什么办法能凑到剩下的钱;张悦咬着嘴唇,眼睛望着窗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张山不停地在房间里踱步,李秀则坐在椅子上,双手托着下巴,一脸的无奈。他们都明白,这个坎儿依旧横在面前,未来的路依旧充满荆棘 。就在众人如同被黑暗吞噬、深陷绝望之渊而无法自拔的时候,李秀那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突然间闪过一丝亮光,仿佛是在无尽黑夜里乍现的一颗璀璨星辰。只见她稍稍迟疑了片刻之后,终于缓缓地张开了嘴唇,轻声说道:“大家且先不要如此着急慌乱了,我……我忽然间想到了我的姐姐李娟。或许我们可以从她那里寻得一线生机,得到些许帮助呢。这样吧,待明日天光放亮之时,我便亲自前往县城去找姐姐李娟一趟,恳请她出手相助咱们渡过这眼前的难关。”说完这番话后,李秀轻轻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忧虑与期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