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文章中还提到,做出了如此贡献的季宇宁同志,结婚两年来,居然还没有单位分的房子,是住在了父母家。
季宇宁没想到,采访他的那位颇带有正义感的老记者,居然在文章里还提到了他的房子问题。
他也更没有想到,文章中的这一点儿内容,居然引起了上面领导的关注,并且立即就做出了指示,那就是要为做出了贡献的季宇宁同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当然,上面领导发话,季宇宁的相关几个单位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全国作协肯定是没房的,因为他们现在自己办公的地方就是在地震棚里。文化部也没房子,他们办公用房还是借的其他部委的。
最后这个实际问题被推到了京城市。京城市肯定有房。
季宇宁现在是在京城大学上学,他们学校属于京城市和教育部共建。只是管理权在教育部。像今年出席4次文代会的代表,他们学校的名额还是划在了京城市。
而且季宇宁同志前年工作的时候,就是在京城市的文化系统工作的,他当时是电影院的放映员,所以跟京城市是有脱不开的关系的。
解决季宇宁同志的实际生活困难,京城市是责无旁贷的。
当半个多月后,京城市相关同志通知他,为了落实知识分子,嗯,他属于重点落实对象,所以特地给他分了一套位于东郊劲松地区的2室0厅的单元楼房。
那时候季宇宁听到这个消息,脸上当时就布满了惊愕的表情,他可没想到,就是因为《人民日报》的采访记者打电话给他,他不愿意让记者来家里采访,顺口说了一个单位没给他分房,他现在是住在父母家,那他就成了落实知识分子的重点落实对象了。
他当时也没跟记者说明,实际上他买了一套更好的房。那套房比他父母这套还好。关键是那记者也没问啊,他也知不道啊,会有这个结果。
但是房子已经分给他了,他也不能不要啊。
当然这肯定是好事,不过后来,劲松的那套2室无厅的房,他也没去住,只是去看了一眼。
等到11月中旬,中央发布了《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就高级干部的宿舍、房租、生活用具、交通工具、服务人员、外出休养、文化娱乐、食品供应等作了10项规定。规定要求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在那个规定中,副部级的干部的住房也就100平左右,而此时他父母住的这套3室1厅加1室1厅的房,显然是超标了。
不仅这个时候超标了,就是季宇宁穿越的时候,那个时候副部级的规定的住房标准是190平。
现在他父母住的两套房打通的房,差不多也快到190平了。
所以后来季宇宁把刚刚分给他的劲松的这套2室0厅房,和他现在住的1室1厅换了一下。
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一家四口仍然是住着现在的这套房。就是这套3室1厅加1室1厅的房。因为那1室1厅是季宇宁名下的房,那3室1厅才是季宇宁老爹按照规定享受的副部级干部的待遇。
到那时,季宇宁才真正体会到这次他获得两个科幻大奖,给他带来的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啊,是重点落实的好处了。
这落实政策,真的是赶上了时候,也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