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举兵起事
然而,就算到了这个时候,整个山东的官员依旧是没能察觉出任何的不妥。
各地衙门内,官员们都在乐呵呵的准备过个肥年,丝毫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除了整个山东已经在陈平安的随时掌控之中,沿着京杭大运河,直到京城,沿途所有重要城市,也都被陈平安提前安排好了内应。
只等陈平安一声令下,大军便可迅速北上,一路轻松攻到北京城。
陈平安在想着,到底还要不要让崇祯皇帝过完这最后一个安稳年呢?
临近年关的崇祯皇帝最近很是高兴,关宁锦防线自从被陈家军接管,鞑子南下劫掠被陈家军捅了老巢之后,一下子就消停了下来。
大明朝廷在没有了大清的压力之下,集中全部精力,把农民军给打的是节节败退。
最近卢象升和洪承畴更是频频传来捷报,大明军队正在不断的在打胜仗,农民军的活动范围正在不断的被压缩围剿,最多再有几个月,就可以被剿灭。
一连串的捷报,外加临近年关,崇祯皇帝的心情自然是越来越好。
唯一让崇祯皇帝糟心的,就是那个整天上书讨要抚恤金的陈平安。
玛德,不就是死了八万兵吗?整天的就知道催催催,大明的国库如今都已经用来打农民起义军了,哪里还有钱拿出来给你当抚恤金?
一点大局观都没有的家伙。
好吧,崇祯皇帝以前对陈平安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能用自己的钱为大明养兵,而且还能打仗,平时也没有一点牢骚,没有一点怨言。
最近也不知道这个陈平安是吃错什么药了,天天上书要抚恤金。
好吧,崇祯皇帝其实也想给,奈何如今国库实在是没钱,这让他怎么给。
崇祯皇帝摇摇头,把这一点点不愉快的小事情扔在脑后。
在崇祯看来,这点小破事儿,拖一拖也就过去了,没什么大不了。
也就是因为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大明王朝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从崇祯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始,全国各地《大明日报》的头版头条,接连都是在讲八万阵亡陈家军抚恤金不到位的事情。
《八万陈家军血洒疆场,抚恤金却石沉大海,阵亡将士家属艰难度日》
《陈将军连上十八道奏折,朝廷装聋作哑,陈家军抚恤金何时到位?》
《陈家军为国捐躯,抚恤金缺位寒人心,阵亡战士家中老小泪盼救助》
《十八封奏折皆如泥牛入海,陈家军抚恤金成迷,家属生活陷入绝境》
《陈家军抛头颅洒热血,朝廷冷漠对待抚恤金,阵亡家属哭诉无门》
接连三天,《大明日报》全都是有关陈家军抚恤金不到位的事情。
《大明日报》经过半年多的发展,早已在大明境内深深扎根。
随着接连三天的报纸头条,抚恤金之事炒的沸沸扬扬,百姓们在了解真相后,也开始对朝廷产生不满。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