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穆尔泰说完,兵部尚书李毅便已按捺不住,大步出列,厉声呵斥:
“放肆!辽东本就是我大庆国土,何须你们清国来归还?
如今我北伐大军势如破竹,辽东半岛除金州卫外,已尽数收复!
你们清国不过是穷途末路,才假惺惺地提出归还,真当我大庆君臣是傻子不成?”
穆尔泰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镇定,语气依旧恭敬:
“大人此言差矣。辽东半岛虽曾属大庆,但如今已在我大清掌控之中。
我大清皇帝陛下愿主动归还,正是为了表达诚意,化干戈为玉帛。
若大人一味纠缠过往,恐怕不利于两国和解。”
李毅冷笑一声,目光如刀,直刺穆尔泰:
“诚意?你们清国的诚意就是屡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
如今我北伐大军兵临城下,你们才想起‘诚意’二字,未免太晚了些!
更何况,辽东半岛已是我军囊中之物,何须你们归还?
你们若真有诚意,就该立刻开城投降,免得城中百姓生灵涂炭!”
穆尔泰被李毅一番话怼得哑口无言,额角隐隐渗出一丝冷汗。
心中暗恨,却不敢表露出来,只得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低声说道:
“大人所言极是。但两国交战,终究是百姓受苦。
我大清皇帝陛下此次派外臣前来,正是为了止战息戈,还天下一个太平。
还请陛下以苍生为念,接受我大清的和议之请。”
穆尔泰见李毅态度强硬,心中虽有不甘,但面上依旧保持着恭敬之色。
于是,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与试探:
“李大人,外臣明白您对清国的疑虑与不满。
但如今局势已非往日可比,我大清皇帝陛下深知两国再战下去,只会两败俱伤,百姓流离失所。
因此,陛下愿意做出更大的让步,以表诚意。”
李毅眉头一挑,冷冷道:“哦?更大的让步?你倒是说说看,你们清国还能拿出什么诚意来?”
穆尔泰微微躬身,语气沉稳:
“外臣此次前来,除了归还辽东半岛之外,还带来了我大清皇帝陛下的另一项提议——清国愿意退出辽阳、沈阳,交还大庆,重回赫图阿拉。
此外,清国愿成为大庆的附属国,年年纳贡,岁岁来朝,以示臣服。”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臣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毅也是微微一怔,显然没料到清国会提出如此条件。
他眯起眼睛,盯着穆尔泰,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看出些许端倪。
“退出辽阳、沈阳?交出赫图阿拉?还要成为我大庆的附属国?”李毅冷笑一声,“穆尔泰,你们清国这是打的什么算盘?莫非是想以退为进,暂避锋芒,日后东山再起?”
穆尔泰连忙摇头,语气诚恳:
“李大人明鉴,我大清皇帝陛下绝无此意。如今清国内忧外患,已无力再与大庆抗衡。
陛下此举,实为保全清国百姓,免遭战火涂炭。
若大庆能接受此议,清国愿永世臣服,绝无二心。”
李毅见此,当今沉默,心中暗自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