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赵宁做不出来这些事。
秦峰和她也没有插手这事,两人总会有个结果。
是好是坏,就看天意了。
半个月后,临海分厂彻底改造完毕,加盖的厂房已经竣工,设备也陆续到位。
玻璃厂的工人们天天盯着工程进度,看着新厂房封顶,进设备,比盖新房还高兴。
临海的竞争相当激烈,几款主要的饮料,特别是橘子汽水在销售终端还没有打价格战,但在经销商,也就是小卖店这里已经搞起了各种活动。
就连一直摆架子的国营饮料厂也加入了战斗。
现在除了国营饮料厂,临海最主要两家私营厂子,一个是“喜乐饮料厂”,另一个是“惠民饮料厂”,还有一家身份特殊的“天福”饮料灌装厂。
这几家已经占据了临海绝大部分市场。
“百乐”这时候要是想挤进去,不下点功夫,连个脚趾尖都插不进去。
孙鹏一直没有走,他现在就是革命一块儿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谢辉送妹妹去京北大学上学后,也被叫到了临海支援。
可光这几个人根本不够,秦峰和媳妇一商量,又开出高薪,让孙鹏招了四个大学毕业生,作为储备干部。
现在大学生包分配,绝大部分人跟几年前一样,希望分到国营大厂上班,再不济就去政府上班,实在不满意分配地点和工作的,才跳出来去私营厂子。
厂里挑的这几个毕业生,都是不想分到外地上班,听说“百乐”招聘,索性来私营厂子碰碰运气。
这四人两男两女,顾晚晚和秦峰第一次来给几人开会,四个大学生很有规矩,不像以前老厂招的人,总有瞧不起乡镇厂子的。
大学生不挑刺,反而厂里新找来的车间主任成了刺头。
车间主任姓傅,原来是国营饮料一厂的老师傅,去年把工作给了儿子接班,自己办了病退。
工龄短,还没到退休年龄,根本领不到多少工资。
柳东成听说饮料厂这边缺人,推荐过来的。
“刚才几个大学生说的真好,那个……我深受启发。”
顾晚晚和秦峰同时皱眉,孙鹏脸都绿了,柳东成拍着胸脯跟他保证,说这人是老傅靠谱的。
怎么张口就开始打官腔?
他们从建厂开始,就禁止开会打官腔,有事说事,没事散会。
他们又不是国营单位,福利是发肥皂还是发洗衣服都得开会讨论三天。
他们是私营厂子,要的就是效率。
秦峰开口打断:“傅主任,你长话短说,没用的就别说了,我不想听。”
老傅脸色难看的很,柳东成说这厂子有发展,他才来的。
来了后,他发现这厂子有发展个屁,全是一群跟他儿子一般大的小崽子们。
有钱没经验,那就等于屁,等于瞎胡闹。
卖饮料是赚钱,可这钱不是人人都能找到手的。
“好,小秦,不对,秦厂长说的对,那我想问问。咱们厂生产饮料,能卖出去?我不是打消你们积极性。你们肯定卖不出去,到时候进去的钱也都打水漂了。”
老傅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清清嗓子继续道:
“秦厂长让我长话短说,那就两个问题,这厂子卖不出去货,能开几天?到时候能不能给我们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