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8章 皇帝的难处(2/2)

辽京在大晋五大军事重地中,囤着大周一半军队。

掌握他们的军需就是掐住这支大军的脖子。

陈如海很想阻止,但军需官不是什么重要职位所以三司最终通过了他推举之人。

然而,第一仗粮草就出岔,徐力行被镇守国门的安国公斩于军前。

事出紧急安国公勒令省府抬出了这批粮。

整个军队数万人饿了整两天。

那批粮食晚了七天才运上去,若非国公爷是个老军务,整个队伍就得乱套。

他写信回来,大骂军需官徐力行是个草包废物,点名要皇帝派常大人接手军需输送。

而这位常大人,就是太后一党,陈如海的狗腿子。

三司在朝会上吵了几个早上,又定了辽京布政司的左参政就近过去接手军需配送事务。

这才解决了辽京问题。

但,是他推举的李力行能力不行,还是贪污腐败了吗?

不是!

这李力行是他经过多重选拔,观察了两年才决定放在兵部的人。

结果一个回合,就让安国公、太后一党斩于马下。

说徐力行贪污造成粮草遗失吗?

那可是三十万石粮草,徐力行一介寒门将粮草藏到哪去?

失了这样一个人,打破了他所有布局,拿不下兵部,就收不回兵权。

淮王那边就始终是他头顶悬着的一把利剑!

这三年了。

三司累,太后累。

连上折子都没有几个开头是陛下阅的。

没有哪件事是为了让他放心的。

他也想累,倒是让他累啊?

难道他做皇帝就是为了每日看着朝堂上,太后一堂的党争之风烈不烈么?

这三年,他想方设法,提拔起来一个云毅,死心塌地地为他卖命。

为他杀那些明面上犯错的官员和世家子弟。

他主张开恩科,用科举考试选拔寒门学子。

提拔起来一批寒门子弟,虽都是底层官员。

但也是新生力量。

是他自己的力量。

阶级跃升不但会让这些寒门学子对皇帝感激涕零。

也会忠于提拔自己之人。

还能在政务中引入新力量,真正能办实事的力量。

本来他胸有成竹,总要徐徐图之。

谁知,太后一党却不愿意等了,

斩了李力行,这是对他的挑衅,也是对他权威的挑战。

他应还是不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