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盒子,只是个普通木盒,估摸有巴掌大小。
里面的东西,在大部分古玩爱好者眼里,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只是一枚银元,绰号“袁大头”。
在大部分人眼中,这东西,当做收藏还好,拿来当宝贝,就没这个必要了。
再怎么值钱,也就几千上万元。
事实上,这是个误区。
袁大头,源于近代,看似和“古董”没沾太大的边。
可一个物件,只要和历史重大事件挂钩,其本身的意义,就不同寻常。
袁大头就是如此。
普通袁大头,自然只值千八百块,就是个收藏价。
可一些特殊的袁大头,其价格却十分高昂。
价格最高的那一款,甚至能卖到数百万!
眼前这一枚,自然不是这一款,但也不差。
要是我没看错的话,这是民国三年袁大头七分脸签字版。
民国三年的袁大头,版本极多。比较值钱的,就包括七分脸签字版,甘肃加字版,鹰洋边,“o”版三角圆竹节版等等。
这其中,七分脸签字版乃是天津铸币厂根据“国币条例”最初的试铸版别,因为袁世凯认为银币上的人脸肖像不够理想,因此未能批准发行,自然也就没能流通于世。
因为没能发行,存世量就少,其本身就变得稀有。
又因为上面有意大利雕刻师鲁尔治?乔治的签名,就显得更加珍贵。
眼前这枚,版型规整,人像清晰,边框纹理几乎没有磨损迹象,保存得十分完好,品相十分不错,以我的估算,至少能值六十万。
这个价格,已经不错。
以宋老板的缺钱程度,他不该遗漏才对。也不知道是不是时间太紧,他来不及仔细收拾。
我拿着银币,走到关总跟前,说:“关总,找到了件开门的,虽然比起你的损失,只不过九牛一毛,但总归挽回了点损失。”
听到这话,关总眼睛一亮,兴冲冲的起身。
这一瞬间,我的余光却瞥见冯老头的脸色变了一下。
那种神情,仿佛是……心痛?
就很奇怪。
按理来说,他作为关总带来的鉴定师,应该和关总站在同一阵线。
关总损失得越小,他该越高兴才对。
怎么还心疼起来了?
搞得他和宋老板是一伙儿的一样。
我感觉,我好像抓到了什么关键,只是没法串联成线。
正当我打算仔细琢磨一下时,却被关总的声音打断。
他小心翼翼的伸手,接过这枚袁大头,期待的问:“呢枚银钱可以卖几多钱啊?”
我回答说:“按照我的估值,大概六十万左右。”
周围的工作人员听到这话,纷纷看向这边,眼神诧异,似乎没想到,这么小小一枚银币,竟然这么值钱。
关总的神情却重新颓靡下去,索然无味的说:“冇几值钱啫,我仲以为可以有几百万添。”
他是大老板,自然瞧不上这点价。
其他人却不同。
宋老板那边,至今渺无音讯,鬼知道能不能抓回来,什么时候能抓回来。
现在这些抵押物,能多值一块是一块。
萧梁赶紧喊了人来,小心翼翼的将银币封存好,脸色肉眼可见的舒缓许多。
我见状,继续鉴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