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接近凌晨时分,原本各自忙活的鉴定师,突然凑到了一起。
我知道,这是碰上他们难以分辨的物件了。
他们讨论了一会儿后,朝我喊道:“贝勒先生,您来看看这个物件。”
人群散开,桌子上,出现了一尊瓷器。
乃是一尊梅瓶,整个器型呈现上宽下窄的造型,瓶肚饱满,往下不断收缩,线条流畅自然,瓶口处却骤然收缩成小口,整体厚重典雅。
瓷器,乃是古玩中的大项。
按理来说,屋里这么多老手,大多对瓷器有研究,好几人甚至是专攻此项,理应没有争议。
关键在于,这尊梅瓶外,上了厚厚一层漆。
这是人为所制,其目的,正是为了掩盖瓷器原本的模样,从而让人难辨真假,不清楚具体价值。
这种手段,名为“涂垢”,乃是古玩一行里造假的常见手段之一。
“涂垢”,是为了让人上当,把假货卖出高价。
除了刷漆外,手法更上乘,耐心更足的造假师,还会以碱水、泥土等物,包裹住器身,好制造自然结垢的假象。
自然,涂垢不能全涂,否则整个器物被包裹,就没多少人敢下手了。
真正的涂垢,是用污垢包裹住大部分器身,又露出部分关键的地方,好让人能借这部分位置,看出器物本身的“价值”,蒙骗买主,让买主高价入手。
从而实现造假者无本买卖的目的。
这种方法,本来是人们保护物件,避免物件被人为损毁的手段。
可到了后来,就成了造假者牟取暴利的方法。
眼前这尊梅瓶,就是如此。通体大部分被刷了漆,却又露出部分关键部位。
从这一小块干净的位置上,能看到梅瓶本身的胎质、釉色以及青花纹路。
那一小块图案,还挺不简单。
我忍不住笑道:“嚯!萧何月下追韩信,来头不小啊!”
萧何月下追韩信,便是这尊梅瓶上的青花图案。
若是为真,那这尊梅瓶,堪称无价之宝。
赵老掌柜苦笑道:“贝勒先生,您就别开玩笑了,这怎么处理啊?”
说着,他小心翼翼的将梅瓶翻转过来,瓶底朝上。
鉴定瓷器,最常见的办法,当属看瓶底落款。
可这尊梅瓶的瓶底,同样被刷了一层厚厚的漆,压根无从查起。
“涂垢”之人,简直丧心病狂。
我只看了一眼,就说:“假的,放一边吧,不用理会。”
我话音刚落,冯有德就忍不住跳了出来。
他阴阳怪气道:“你小子真行,这么轻易就断定东西的真假。这么厚一层漆,你怎么看出来的?关总把这么重要的事儿交给你,足见他对你的信任,你就这么回报关总的?”
一旁的赵老掌柜等人,也不敢轻易下定论。
赵老掌柜为难的说:“贝勒先生,我看这露白的部分,挺真的。瞧这胎质和釉色,还有青花技艺,可能是元朝的物件。这要是真的,只这一个物件,关总的损失就全部挽回了,还能大赚一笔。如此一来,整个案件的走向,就不一样了。”
听到这话,关总猛地起身,眼冒精光。
他激动的问:“真嘅?!”
冯有德一本正经的点头,面色深沉的说道:“真的,若真是元青花,那就价值连城。我看呐,某人是想借着职务之便,把好东西匿下,假公济私呢。”
我一摊手:“冯先生这么信誓旦旦,那你说,这物件怎么处理?这么厚一层漆,想在不破坏物件的基础上,清理干净,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要不你来?”
冯有德立马摇头:“这可不是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