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当到了这个时候,王芬还是不敢置信,还是心存侥幸。
他不相信,往日里以龟缩怂忍让,着称的徐龟明,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率军出城。
就算徐晃真的要出城,真的要出战,那也应该是等到北方,等到河套方向传来消息,而不是...
“大人,徐晃真的来了!”
宗周面色疾苦,目光悲痛:“若所料不差,必然是北方出了变故,甚至可能是河套会战,已经有了结果...”
“最终的胜利者,很可能是夏军,是李屠夫...”
“若不然,徐龟明,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出兵...”
“原来如此...河套之战...结束了吗...”
王芬仰头,喃喃自语,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作为北伐主力,作为冀州战场的主帅,王芬对于河套战事,自然是早有关注的...
甚至对于夏军的战略,对于两军对决的胜负率,都有过揣摩和算计...
在王芬和一众将领看来,河套会战,至少还能再僵持,十天半个月...
若是胡人联军胜利,李屠夫败亡,夏军大势已去,太行方向的徐龟明,很可能会不战而降,倒向大汉...
以徐晃的性格,和为人,是绝对不会,向胡人联军乞降的。
亦或者是,心有不甘,退入太行,像张燕一样,做那黑山贼匪...
是以,王芬僵持到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战胜徐晃的能力了,但他还是咬牙僵持在常山境内不退兵。
除了自身处境,和朝廷的压力外,还有一点就是,寄希望于北方决战,李屠夫被胡人联军的大势压垮。
到时候常山境内的徐晃,则不战自退,或者不战而降。
然而如今,徐晃主动出城,主动与汉军决战...
这说明什么,说明北方战事已经结束了,河套会战的最终胜利者,很可能是李屠夫...
若不然根本解释不通,徐晃前后态度作风,乃至战略的变化...
“大帅...如今...该怎么办...”
宗周神色悲痛,带着深深的懊悔:“徐晃麾下骑兵,已经杀到前阵大营,士兵们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很多伤寒在身的兄弟,更是被敌人毫不犹豫的,砍杀在大帐内,砍杀在冰天雪地中...”
此刻的宗周心中绝望,他知道汉军真的要败了,哪怕中寨已经组织起了有效士兵防御,
但徐晃那员,经验丰富,久经战阵的宿将,真的会给他们机会吗。
自从战事僵持不下,相互消磨损耗下,汉军与夏军的实力已经没有开始那么大了。
甚至在后续风雪的磨练中,汉军因为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严重。
九成九的士兵,都瑟缩在营帐内,依偎取暖。
他们不敢出帐,甚至连巡逻放哨的士兵,因为承受不住天寒地冻,都是一减再减,不足百一。
这个时候,莫说被对方主力突入营中,就算是来个三五千人马,都能形成一面倒的屠杀。
哪怕汉军精锐,哪怕他们作战坚强,哪怕他们有冰雕般的意志。
但在这个看天的时代,他们又能如何,又想如何呢,想被冻成冰雕吗。
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热武器时代,各方势力之间。
几乎很少会在冬天,在漫天风雪中,在零下四五十度的情况下,征战杀伐。
哪怕有人,不顾将士生死,硬着头皮在风雪中,磨练钢铁般的意志,但付出的代价,绝对是惨重的...
想想牛逼哄哄的赤帝,想想矮皇帝拿破轮,在想想德意志的小胡子,甚至是高丽半岛的南北战争...
强行在冰天雪地的冬日里开启战端,最终天数会教其做人,环境会教其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