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成是楚地人,他娘信佛信得虔诚。大成在私塾念书,每天上学都得经过一座观音祠。他娘反复叮嘱,让他路过时务必进去拜拜观音菩萨。
有一回,大成像往常一样走进观音祠。刚一进去,就瞧见一个小姑娘正拉着个小孩在里头玩呢。这小姑娘头发不长,刚到脖子那儿,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透着股说不出的灵秀劲儿,一下子就把大成吸引住了。
那时候大成十四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心里头对这小姑娘喜欢得不行。他鼓起勇气走上前,问道:“你叫啥名字呀?是哪家的姑娘?”小姑娘抬起头,嘴角一弯,笑着说:“我爹是祠堂西边的焦画工,我叫菱角。你问这个干啥呀?”
大成挠挠头,又追问:“那你定亲了没?”菱角一听,脸“唰”地红了,轻声说:“还没呢。”大成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脱口而出:“那让我当你丈夫,行不?”菱角害羞得不行,低下头说:“这事儿我自个儿可做不了主。”话虽这么说,可她还是抬眼偷偷打量大成,眼里满是倾慕。
大成心里美滋滋地离开祠堂,没走多远,就听见后面有人喊他。回头一瞧,是菱角追出来了。菱角站在不远处,朝他喊道:“崔尔诚是我爹的好朋友,你要是请他来做媒,这事儿准能成!”大成忙不迭地点头:“行嘞,我记下了!”一边走一边想,这菱角又聪明又有情义,自己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一回到家,大成把事儿一五一十地跟母亲说了。他娘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向来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哪舍得违逆他的心思呀。没两天,就请了崔尔诚去焦家说媒。
焦画工一听说聘礼,直皱眉头,嫌太铺张浪费,当场就想拒绝。好在崔尔诚能说会道,一个劲儿地夸大成出身好、学问高,将来肯定有大出息。焦画工这才松了口,答应了这门亲事。
本以为好事将近,可谁能想到,意外说来就来。大成有个伯父,在湖北当教书先生,年纪大了还没个孩子。伯母在任上去世了,大成他娘赶紧打发大成去奔丧。大成到了湖北,忙前忙后地料理完伯母的后事,眼瞅着能回家了,伯父又病倒了。没撑多久,也撒手人寰。
大成这下走不了了,只能留在湖北处理伯父的身后事。这一耽搁就是好几个月,偏偏又赶上湖南那边闹贼寇,到处兵荒马乱的。道路不通,消息也断了,大成和家里彻底没了联系。一个人漂泊在外,无依无靠,心里别提多慌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成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艰难度日。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快五十岁的老妇人,从早到晚在村里晃悠,太阳都快下山了还没走。有人好奇,上前问她:“大娘,您这是打哪儿来,要上哪儿去呀?”老妇人叹了口气,说:“兵荒马乱的,家也没了,我想卖了自己,找条活路。”又有人问:“那您要多少身价?”老妇人却摇摇头说:“我可不想去当奴仆,也不愿给人做老婆。只要有个能把我当亲娘孝顺的,我就跟他走,钱不钱的,无所谓。”大伙听了,都觉得这要求挺稀奇,忍不住笑了起来 。
胡大成看见老妇人,心里猛地一动,赶忙上前去瞧。这一瞧,发现老妇人眉眼间竟有几分像自己亲妈,心里头那股难过劲儿“唰”地就涌上来了。
他一个人在这世上孤孤单单,衣服破了没人缝,脏了没人洗。想着想着,鼻子一酸,就对老妇人说:“您跟我回家吧,我把您当亲妈一样伺候。”老妇人一听,笑得眼睛眯成了缝,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从那以后,老妇人每天忙着给胡大成做饭,还编草鞋,里里外外操持着,真跟亲妈没两样。胡大成有时候心情不好,还冲老妇人发脾气,可他要是生个小病,老妇人照顾得那叫一个细致,亲生母亲都比不上。
这天,老妇人突然对胡大成说:“这儿现在还算太平,你也别太操心。可你年纪也不小了,就算在外面漂泊,终身大事也不能拖着。过个两三天,我给你张罗娶媳妇的事儿。”
胡大成一听,“哇”地就哭了出来,说:“娘,我已经有媳妇了,就是这该死的南北战乱,把我俩分开了,到现在都没她的消息。”
老妇人劝他:“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啥事儿都变得快,你可不能在这儿干等着。”
胡大成边哭边说:“别说我和媳妇发过誓,生死都不分开,就说我现在漂泊不定的,谁家愿意把闺女嫁给我呀?”
老妇人也不搭话,转身就去忙乎了。没几天,门帘、帐幔、被褥、枕头啥的,全都备齐了,也不知道她从哪儿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