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市。
陈廷宇手握李馨帘递来的名单,逐一在网络上查找着相关信息。
这些城市要么是些不起眼的小地方,要么就是资料已经丢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埋没。
“恐怕这上面的选项都不太合适。”
“而且在选都城时不应该仅局限于现下的版图,得从全局角度出发!”
“这次迁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能单考虑当前形势,还得考虑到未来的变化。总不能再发生变动了,还要迁移吧?”
陈廷宇对着李馨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明白了,确实是我的思维还不够长远。”
“但是目前我们手中掌控的城市也就这么多。”
“还有更多的地方还没有攻克下来呢。”
李馨帘显得很焦虑。
“未占领的地方我们可以去攻占嘛!”
“这里有几个地点,你看一下怎么样?”
“比如燕京、长安、洛邑、应天以及咸阳,它们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陈廷宇边对照古今地名边说着。
“你说的长安?”
“那个长安能够成为新首都吗?”
听到了陈廷宇提到的一连串名字后,除了对“长安”感到些许熟悉外,其他的名字对她来说都比较陌生。
要知道,那现在是大夏控制的一个城市。当时正值刘洲内乱之际,大夏的赫连隽趁机占领了它,并安排赫连定进行守护。
“当然可以考虑长安!”
“如果条件允许,那就先夺下长安再说!”
听罢,陈廷宇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古都长安素为天下要冲。
隋唐鼎盛之时,此处更是掌控九州命脉的龙兴之地。
若能据为枢要,实乃立国定鼎之上选。
也罢。
既存问鼎中原之志,取长安不过探囊取物。
李馨帘指尖轻叩舆图,鎏金护甲在烛火下泛着幽光。
屏风后漏进的夜风拂动她鬓间珠翠,却拂不散眸中渐起的锋芒。
案牍间檀香袅袅,她垂目凝视奏章上陈廷宇的朱批。
上仙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此番布局究竟暗藏多少机锋?
她振袖击掌,十二旒冕随动作轻晃,未及三更便召集群臣入宫议事。
丹墀之下哗然四起。
六部尚书捧着笏板面面相觑,户部老尚书险些跌了手中玉圭——新都竟在敌国疆域之内!
然听闻是陈廷宇谋划,满朝朱紫立时噤声,唯余铜漏滴答。
陛下圣明。
兵部侍郎宋志善出列时,腰间鱼袋与玉带相击清响。
然则长安城墙高三丈六,护城河引渭水而成。臣请先遣暗探三百,乔装商贾潜入城中绘制舆图。另需筹措粮草三十万石,以备围城之需。
准奏。
李馨帘抚过龙椅上的螭首,金丝楠木的纹路硌着掌心。
着工部即日起铸造九鼎,礼部拟定迁都大典仪程。朕要看到朱雀大街洒扫庭除,太极殿前百鸟朝凤。
更鼓声里,她凭栏远眺未央宫方向。星河垂野处,隐约见得烽火将起。
……
文江市。
陈廷宇在帮助李馨帘筹划完迁移事宜后,一直忙于在网上搜集资料。
根据陈廷宇对大衍时期的了解,李馨帘所处的时间大约是公元420年左右。
而隋朝则是在581年才建立。
换句话说,这段时间内还有一百六十多年动荡不安的历史。
在此之前,陈廷宇总有一种隔阂的感觉。
如果不是结识了李馨帘,他对大衍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东汉末年董卓时期的那个大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