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济和长孙无忌走的很近。
当然,长孙无忌并不清楚皇帝知不知道,但现在,来济一个不谨慎,被当做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砰砰砰!”一阵阵清脆的敲击桌案的声音在上面响起,长孙无忌的神色顿时肃穆起来。
……
李承乾坐在丹陛之上,目光淡漠的落在了来济身上,他轻叹一声,开口道:“来卿,朕记得,你的勋,爵位,散官,还有你的官职,给你的俸禄应该是都不少的,你真的缺这一百顷田地的赋税吗”
“陛下!”来济忍不住的跪倒在地上,这一次他直接叩首道:“臣知罪。”
李承乾深深看了来济一眼,摇摇头,说道:“不,你不知道,朕相信,这件事情一开始,甚至到现在,你都是不知情的,但你真的不知情的吗,朕看你明显就是故意不知情的。”
殿中群臣一时间有些微微哗然。
来家在洛宁县圈占了六百顷的田地,这个数字多吗
不多。
来济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的宰相。
还有来恒,是太子詹事。
不过整个来家,真正做主的,是来济这个宰相。
很多事情,底下的人做事,是刻意不想让上面的人物知道的,但他真的不知道吗
“每一年,那么大的一笔钱入账,你就不觉得诧异吗”李承乾一句话,揭开了这里面最深层的现实。
谁家到了年底不盘账啊!
就是皇帝,他每年到了年底,也都要拉上度支郎中,还有三省六部全天下的盘账,计算一年的开支和收入,同时还要为明年做准备。
一笔小钱倒也罢了,但百顷田地的逃税,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陛下!”来济忍不住叩首,说道:“陛下,臣有罪!”
一句话,殿中群臣目光轻轻地扫过来济。
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物,立刻就明白,这件事情来济即便是不知道事情,但一两句肯定是听到过的。
但是,他选择了视而不见。
可是,现在一切查出来了。
李承乾平静的抬头,说道:“宰相带头隐匿赋税,这可不是个好现象啊,御史大夫,你说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罚”
“陛下!”孙伏伽站了出来,拱手道:“依律当免除所有官职,杖责六十,追缴欠税。”
“只是杖责六十吗”李承乾诧异的看向孙伏伽。
“陛下,律法如此,每隐瞒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最高杖六十,以六十为止。”孙伏伽躬身,说道:“过了,就容易打死人了。”
殿中群臣的呼吸越发的沉重起来。
孙伏伽这个老东西,他竟然在刺激皇帝。
李承乾轻轻冷笑,开口道:“来人,传旨……”
“陛下!”长孙无忌忍不住的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律法所定,该是如何就是如何,陛下可以日后修订律法,但不可今日就以后律而惩今罪。”
李承乾目光微抬,然后身体轻轻靠后,抬头道:“诸卿怎么看”
群臣的呼吸一窒,这话叫他们怎么接。
“陛下!”许敬宗从群臣当中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司徒说的无差,不应当以后律而惩今罪,只是陛下,多年以来,陛下要求百官严格律己,谨遵唐律,然而今日来相所为,颇有欺君之行。”
长孙无忌面色一沉,侧过身看向了许敬宗,眼神冷的可怕。
许敬宗神色平静,对着长孙无忌沉沉拱手。
“陛下,臣以为当是如此!”李义府从稍后面的位置站了出来,拱手禀奏。
殿中群臣,即便是思虑转的慢点,也瞬间就看出许敬宗和李义府这两个常年跟在皇帝身边的人,现在出来说话必然是皇帝的意思。
思虑转的快点,立刻就明白了这其中真正的因由。
来济是黄门侍郎,参知政事,而许敬宗恰好就是黄门侍郎,只有来济被罢相,许敬宗才有机会更进一步,成为宰相。
一旦成为宰相,许敬宗也就不必太在意长孙无忌了。
还有李义府,他这个给事中,明显是盯上了许敬宗升任之后留下的黄门侍郎。
这两个家伙,一方面附和了皇帝,一方面,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平了多路。
“传旨。”皇帝的声音再度响起,群臣立刻齐齐拱手。
御榻之上,李承乾眯着眼睛,开口道:“黄门侍郎来济,犯隐匿田地,逃避赋税一万亩,依律,免去其一切勋,散官,爵位,免去其黄门侍郎,参知政事之职,罚没百顷田地,补税,另念其多年老臣,贬任庭州刺史,无旨不得回朝。”
驱逐出京,无旨不得回朝。
等于来济一辈子就这样了,再没有任何再来的机会。
长孙无忌想要说些什么,但是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帝仅仅是免了来济的一切勋,散官,爵位,罢了他的宰相之职,贬任地方刺史。
长孙无忌就算是再求情,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好于这个。
况且,皇帝已经下旨。
最后,长孙无忌只能和群臣一起拱手:“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