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天罡变化之术
宋无忌双刀持交叉状,这回不能练手了,必须全力以赴。
国主文殊菩萨应身,就是此间国主,秘境境主,三次出家为僧,朝堂赎回,耗费三亿钱。
但这其实是这位国主与朝堂世家门阀的博弈,为的就是培养佛门势力,从世家手中夺回控制权。
至于黎民百姓,不过是博弈的炮灰罢了,甚至转化为饿鬼,可以为其劣应身转化为果实。不想饿死,便只有一个,投身佛门,成为他的信徒。
如此无论饿鬼,又或者僧人,都能为其号令。
当然,佛门也想要兴盛,就离不开国主的支持,因此不惜允其一个菩萨位。
虽然这个秘境菩萨应身之位,应该是有水份的,只是菩萨在人间显化,可能就像是宋无忌获得了火德灶格天命,可以自称灶王爷,这个国主得到了文殊菩萨残格也说不定。
只是他如此费尽心思,想要应对的世家门阀们,又是何等恐怖的存在呢
不过单单此秘境,以斋僧为名,并没有见到什么世家门阀,只有各种寺庙。
宋无忌不知道世家门阀,是单独某些秘境中存在,还是说,这些秘境都是历史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演化,世家门阀早就把自己摘了出来。
历史上不会写他是为了蓄养僧兵,和世家门阀作对,只会写他偏信佛门,三次出家,导致国家灭亡,百姓民不聊生。
亦不会说为何佛教会发展如此迅速,导致南朝四百八十寺。此时社会形态,和古印度已经极为相似,高门大姓就是高种姓婆罗门,普通百姓民不聊生,是低种姓,只能为奴隶,甚至做奴隶而不得。
就是如此为奴隶而不得的时候,世家大族又垄断了祭祀权,贫民百姓连祭祀祖先的权利都没有,毕竟要追寻祖先还得有个姓氏,有个名人祖宗。
如此佛教扩展,往生极乐的口号,成本又低,又有种种佛法,告诉奴隶们,此生受难是前世因,这辈子吃完了苦,多多信仰佛陀,下辈子就能往生极乐,就算不能往生极乐,也能投胎到高门大户中。
正是魏晋南北朝这种绝望而压抑的氛围,促使了佛教在中土之地遍地开。
甚至有国主意识到了灭佛的重要性,否则中原之地,就如秘藏域,又或者诸多西域小国一般,沦为佛国,政教合一,百姓依旧沦为农奴,僧寺成为大地主,大奴隶主。
但即便灭佛,也依然只能短暂压制,甚至引发更激烈的社会动荡。
能与佛抗衡的,只有道,从张角开始,就一直走造反路线的道教,亦有汉朝,文帝、景帝以黄老治国的背书,道教在此中繁荣昌盛。
世人一探魏晋南北朝,便总是第一印象,谈玄论道,五石散、大雪天裸奔……
但这些都是世家大族子弟才能做的事,普通老百姓,可承担不起“魏晋南北朝的浪漫与风流”。
之前灵犀和尚说宋无忌是“道门余孽”,无非是政治斗争。
佛门大兴,要灭道。
道门大兴,要灭佛。
此境中,佛门大兴,有南朝四百八十寺,自然是完全把道门排斥出去了,全国上下,不说十成信佛,起码七八成信佛的。
就在宋无忌和此国主文殊菩萨应身僵持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