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剑心第三重境,无敌心境的解释,前面说到摆在“剑心”二字基础上的,首先是“心”字,得有“心”才行。
其实不止,剑心剑心,“心”字前面不还有个字在那放着吗?
光在这大谈空谈剑心二字,无敌二字,却忽略了所谓剑客,剑心,这两个词汇最根本的来由。
剑呢?寻常剑客若是手中无剑,厉害剑客若是心里无剑……
那他们还修个屁的剑道,剑心啊!
因此想要解释清楚所谓剑客剑心,“无敌”之境,那必然有个绕不开的东西,此即剑。
何为剑?君子之器?杀人之器?
从某种程度上说,二者皆无错,但倘若抛开人内心赋予给它的这些品德,杀气。
单从剑之器物本身来剖论分析。
人们不难发现,所谓剑,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双面有刃,直身,尖头,便于携带,且具备极强杀伤力的战争器物而已。
相较其他兵刃而言,诸如斧钺钩鞭之类战争器物。
剑最大的特点无疑在于直身,便携。
这个“直”字不仅适用于前端剑刃身上,同时也适用于供人手持的握柄部分。
二者无论是拆分开来,分别对比斧钺钩鞭这类器物的利刃端与握持端,亦或合为整体之剑与它们作对比。
“直身”二字皆可作为当之无愧的特殊之处用来形容剑。
至于剑的便携程度,那更不必多言。
或许有人觉得,仅凭此两个特殊之处,恐怕还不足以真正阐明剑与其他器物的区别在哪。
就比如刀,刀剑刀剑,自古以来刀剑二器被人提起,常处于密不可分状态。
正因二者相较其他器物,最为相像。
它们不仅同时具备直身尖头,便于携带的特点,甚至就连整体构造,伤人手段也都基本保持一致。
剑分剑刃握柄,可用剑鞘存放,刀亦有刀刃握柄,可由刀鞘收取。
二者间最大区别唯在“刃”字上面。
方才讲过,剑乃双面开刃之器物,能守能攻,注重均衡。
刀仅开刃一侧,两边薄厚大有不同,更加侧重于杀伐,只攻不守,力求做到尽可能最快速度杀伤敌人,从而保全自己。
这就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难解问题了。
一个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均衡,全面器物,一个是只攻不守,以攻代守的杀伐器物。
二者间倘若发生争斗,究竟孰胜孰负?孰优孰劣?
这个问题千年以来一直困扰着天下剑客,刀客,同时也成了双方争斗不休,较量不断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放在这里,显然是题外话了,暂且不必多言。
回归剑心第三重境,所谓“无敌”之境本身,之所以会让那些不懂得何为剑心的门外汉们感到极不理解。
其实关键原因,还得怪罪到当年创造出“剑心三重境界”说法的那个“哑巴”头上去。
此“无敌”之剑心境界,非彼“无敌”。
与其说是无敌心境,倒不如回归剑之器物本身特点,改名叫作“一往无前”比较合适。
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世间根本没人可以妄言无敌,狂称不败这件事,天底下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那些剑客又不傻。
倘若“无敌”二字,真是像那群不了解他们的世俗外行人,依照字面意思理解的那样。
那他们还自称什么剑客,哪还配得上那么多武道中人,佛道两门,诸子百家之人对他们心存敬意呢?
在他们剑客心底,真真正正的“无敌”并非字面意思理解那般,实力无敌。
他们自知纵使天下无敌,天上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