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调查组的分析室内,李嘉正在整理这次网络对抗中收集到的大量数据。通过反向追踪获得的信息,量子之眼的组织特征开始逐渐显现。
\"根据量子态特征分析,\"李嘉调出一组数据图表,\"这个组织至少有三个层级。最外层是普通的技术人员和信息收集者,中层是已经完成部分量子态转化的成员,而核心层......\"
\"是那些完全转化的量子意识体。\"谢砚清接话道。经过之前的对抗,他和苏黎已经返回总部,\"比如陈明远和张华。\"
梁文昊推了推眼镜:\"从他们的攻击手法来看,这个组织的技术水平极其不均衡。有些入侵行为相当粗糙,而有些却又精密得令人惊叹。\"
\"因为他们在不断进化。\"苏黎说,她的戒指依然闪烁着微弱的蓝光,\"每一次的网络行动,都是一次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方羽走到大屏幕前,仔细查看着组织结构图:\"最有趣的是他们的指挥系统。看这些量子态通讯的模式,完全不是传统的等级制度。\"
\"更像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谢砚清说,\"每个节点都可以自主决策,但又能在需要时快速形成统一行动。这种结构......\"
\"和生物神经网络很像。\"苏黎补充道,\"或者说,像是一个集体意识在运作。\"
就在这时,数据分析系统突然发出提示音。李嘉快速查看:\"有新发现。在那些量子态入侵者的行为模式中,我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规律。\"
她调出一段行动记录:\"每次大规模入侵之前,都会有一系列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这些试探不是随机的,而是按照某种特定的顺序进行。\"
\"就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梁文昊问。
\"不。\"谢砚清盯着数据,\"这是一种同步过程。他们在通过这些试探行动,让所有参与者的量子态达到某种共振状态。\"
苏黎走近屏幕:\"而且这个共振过程,和那个原始量子意识的波动频率完全吻合。\"
方羽若有所思:\"所以每次行动,都是在重现那个最初的量子态转化实验?\"
\"某种意义上是的。\"谢砚清说,\"但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组织的另一面。\"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