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7章 睽卦(1/2)
睽卦何解?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载体,其中的每一卦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智慧。睽卦作为《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八卦,其卦象与卦辞所蕴含的哲理,对于理解人际关系、社会矛盾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睽卦的卦象与卦辞
睽卦的卦象是“上火下泽”,即上卦为离卦,离为火;下卦为兑卦,兑为泽。火性炎上,泽性润下,二者方向相反,象征着背离与分离。《说文》中解释“睽”的本义为“目不相视”,引申为背离、不合。《序卦传》也指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即当家庭陷入困境时,往往会引发成员之间的矛盾与分离。
睽卦的卦辞为“小事吉”,表明在睽违的情况下,处理小事较为吉利。《彖辞》进一步解释说:“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这段话揭示了睽卦的核心思想:虽然事物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但只要能够找到共同点,保持柔顺与中正的态度,就能在小事上取得成功。
二、睽卦的爻辞与哲理
睽卦的六爻分别描述了不同情境下的睽违现象及其应对之道:
?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此爻表明,在睽违之初,即使出现小的失误(如马跑掉),不必过于焦虑,因为事物有其自身的规律,最终会回归正轨。同时,即使遇到不愉快的人或事,只要保持冷静,也不会有灾祸。
?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此爻象征着在睽违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在狭小的环境中,也能避免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