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秦征去的,把季宴时留在船上。
想让季宴时不跟着她,就得把两个孩子也留给他带。
沈清棠见秦征下船后如蒙大赦的长舒一口气,狐疑地看他,“秦征,你真晕船?”
秦征一僵,随即仰起脖子,吹了吹额前一绺碎发,反驳:“怎么可能?小爷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岂会晕船?”
“你说不是就不是吧!”沈清棠也不跟他犟,转身往热闹的岸边走去。
反正,一会儿开船,嘴再犟也得现原形。
这里的蔬菜比内陆贵,但是跟北川差不多。
沈清棠先买了几个木箱,又到菜园里找菜农买菜,连根带土一起要。
除此之外还买了些水果带上船。
有些水果能存的时间久一点儿,有些不能久存可以做果汁或者罐头。
总之一路上,维生素得补起来。
再回船上时,离出发还有不到一个时辰。
沈清棠匆匆赶往锅炉房做最后的检查。
锅炉很大很大。
原本三间舱房被拆成了一间只为放锅炉。
青年跟在一旁朝沈清棠介绍,“这燃烧炉我们已经按夫人信上所说,尽可能做到密封,不让水蒸气外泄,燃烧炉下方也按夫人指示装了炉排。”
锅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燃烧炉,顾名思义烧水用的,相当于镶嵌式的灶台。
炉排平时就像灶台里接灰层的,跟船底相通。
在海上航行时,只要打开底仓,轻轻一拉炉排的控制绳,炉排打开,煤灰自会撒入海中。
既可以给大船减轻负担又不怕煤灰填满无法及时清理影响燃烧效果。
沈清棠点头,目露赞赏:“很不错。”
比她想象的还好。
炉子外壳是厚厚的铁皮。
古代没有钢板,只有铁。
青年说:“夫人特意强调过需要最好最厚实最不怕烧的铁,所以我们找到了仅次于玄铁的黑铁。这种铁采自海底,不怕烧,导热性却好,绝对能达到夫人的要求。”
他指着燃烧炉外面包着的铁桶接着介绍:“燃烧炉外头装的是水,也如姑娘所说在燃烧炉上安装了砖砌拱门。”
砖砌拱门由循环器和砖排构成。
循环器就是装水的容器上伸几根管子进入燃烧炉。
这几根像触手一样的管子,增加了热交换的面积,让水更快变成水蒸气。
而在触手上安装的砖砌拱门,还能引导烟气出去。
沈清棠听着连连点头,真心比她想象的好很多。
青年引着沈清棠等人继续往前走,“再往前是排气管,同样按照夫人所说,在排放口增加了换气装置,这样排出废气的同时还能补足新的空气。”
沈清棠朝青年竖起拇指,“你们真的厉害!难为你们了。”
蒸汽装置对大乾的土著来说,不亚于外太空的玩意对现代人而言的意义。
明明不懂,却还得做到。
沈清棠猜青年对换气装置压根一知半解,只是努力做到她说的而已。
青年摇头,朝沈清棠拱手,“我余家时代造船,自以为造船术已经登峰造极。
坦白说,看见夫人的信之前,我以为我余家的船航速已经是所有海船中最快的。
没想到竟然有人能用蒸汽做动力……实在闻所未闻,叹为观止。
是余某之前坐井观天了!”
沈清棠谦虚地摆手:“我也是偶然间在一本洋人著的书上所见,一知半解,可经不起你如此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