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部长也觉得不太合适,还没说话呢旁边的柳书记不愿意了:“王处长,过了啊!宋远同志屡立大功,就算这次犯了错误,也不能这样对待!”
柳书记对宋远印象不错,别的不说自力更生弄出小四轮和搞来汽车生产线就让他印象大好,所以见王处长一副赶尽杀绝的样子,忍不住开口了。
王处长并不惧柳书记,闻言说道:“柳书记,宋远同志有再大的功劳也是过去了,并不能代表他依仗这些功劳就可以为所欲为!”
“我认为这样的处罚是合理的,必须要维护党组织的权威性!”
郑部长在这场合自然要给王处长站台了,更别说这次工业局也是被调查的对象,也说道:“老柳,东风厂的党支部确实弱化了,这你要承认!”
柳书记不愿意和郑部长争论,闻言不说话了,心里打定主意坚决不放宋远离开工业局系统,大不了给他换个厂子。能搞来汽车发动机生产线的人,满京城也没几个,可不能放走了!
见柳书记不说话,王处长继续说道:“第二,这条生产线和技术,必须上交由计委和工业局商定合适的企业接手!”
“不能开这样的先例,让基层以为可以抱团对抗上级!”
对于这一点柳书记倒没意见,这事闹这么大东风厂确实不适合继续保留生产线了。
“第三点,要尽快选派得力的干部到东风厂担任党支部书记,全面在厂里树立起党领导一切的权威!”
“各位领导,我的意见就是这样,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郑部长见王处长说完了,思索一遍觉得没什么毛病,就笑道:“我觉得老王说的挺有道理,大家的意见呢?”
其他人既不认识宋远也不认识胡建强,有些人就算觉得王处长的处理意见有些太重,也不会明说出来得罪人,都没吭声。
郑部长环视一圈见没人反对,就笑道:“都三四天了,咱们也得抓紧时间下结论,市里大领导听说了这事,还等着我们汇报调查结果呢。大家没意见的话那就这么定了!”
王处长作为郑部长手下的头号干将,亲自写了一篇调查报告。郑部长审阅了一遍没什么大问题,就让人通知东风厂上下这几天不允许请假,随时准备开会反馈调查意见。
没理会东风厂上下的人心惶惶,郑部长自己则带着调查报告去给顶头的大部长汇报去了。
大部长又没来现场不了解实际情况,听完郑部长的汇报又看了调查报告,也只是有些惋惜一个优秀的年轻人走错了路,却也没修改报告的意思。
“老郑辛苦了,等会和我一起去市里大领导那里。之前大领导去过东风厂调研,听说了这件事也很关心,让有结论了给他汇报一下!”
郑部长连连点头,拿着报告跟着大部长到了市里大领导的办公室。
进去的时候市里大领导正手拿一张上面转来的先生批复,一边看一边微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