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音短视频中,一位诗词知识u主正在深度解读着《咏柳》和《定风波》这两首诗词。
“正如我刚才所说,无论是《咏柳》还是那首《定风波》,都是苏天骄对程家的隐喻回应。”
“先说苏天骄昨天的《咏柳》这首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长满嫩绿叶子的高大柳树其实就是暗喻程家,那些柳叶就像裁剪出来的,谁剪的呢?”
“是春风,而春风就是苏天骄自身的暗喻,程家先祖程熹那套读书理学延续至今已千年有余。”
“此前苏天骄就公然蔑视了这套理学,如今他就是借这首诗表明决心,誓要把程熹理学剪了铲除,要在文学大比上把程家这座屹立千年的理学丰碑彻底推翻。”
“早上更是以一首《定风波》表示自己已经把一切后果都想好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意思是任你程家对我文坛还是仕途封杀。”
“大不了拄起竹杖穿上芒鞋,身披蓑衣归于田园平淡过余生。”
评论区一片“666”“卧槽”“还能这样解读”诸如此类的回复。
这条视频也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文坛匿名人士都发表差不多的观点看法。
但更多的是直接把矛头转向苏天骄身上抨击他的言论。
花振坤发文称:“倘若真如此,我就想问一句,他有那个能耐么?”
“再说论诗词才华,他怕也不敢说独出吧,我更看好那位《华夏诗词大会》节目的隐者天骄。”
……
苏隐看着这条视频的解读不禁哑然失笑。
果然,无论是哪个世界的人,一生都在做阅读理解。
这让他想起来前世那个新闻。
某篇试卷阅读题文章的作者亲自来作答阅读理解题都拿不了高分。
那位作者哭诉说,自己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根本没有想那么多,根本没有所谓的暗喻表达之类,就是随手而写……
这时,手机铃声响起,是魏山河打来的。
“苏天骄,是这样的,张导最近要上映的那部电影《侠客行》想用几句诗来做宣传文案,所以就想通过我向你邀诗。”
苏隐下意识道:“哪个张导?”
对面魏山河笑道:“就是我们华夏影视圈大名鼎鼎的张一谋导演。”
“你放心,张导这人大气,费用包你满意。”
苏隐一阵恍然,原来是他,“他想要什么样的诗?”
“大概是于武侠主题有关的,他正好明天到临安,组了个中午的饭局,你要不要过来一下?”
“反正明天下午才出发去会稽,时间充裕。”魏山河又补充了一句。
“可以。”苏隐直接回道。
魏山河笑道:“哈哈那好,那就明天见!”
“明天见。”
……
晚上六点,《华夏诗词大会》节目准时开播。
“大家晚上好,这里是《华夏诗词大会》,很激动再次与大家相会于直播间……”
随着主持人的声音响起,直播画面也瞬时开启。
直播间弹幕成片飘过。
“啊啊啊来了来了!”
“又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