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在落雁峡大获全胜,战场上宛如修罗地狱,东胡骑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各处,鲜血汩汩地流淌,将峡谷的土地彻底染成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殷红。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混合着硝烟的刺鼻气息,让人几欲作呕。胡亥身着厚重的铠甲,静静地伫立在这片惨烈的战场之上,神色凝重,目光冷峻。他的脸庞被战火映得忽明忽暗,可他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放松与喜悦。他深知,即便东胡此次遭受重创,元气大伤,但只要他们在草原上的根基仍在,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始终是大秦边境的巨大隐患。
在秦军营地,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有的在仔细清点缴获的兵器,那些锋利的长刀、坚韧的弓箭,还有东胡特有的狼牙棒,都被一一摆放整齐;有的在驯服缴获的战马,这些高大健壮的骏马,曾是东胡骑兵纵横草原的依仗,如今却成为了秦军的战利品。军医们则在临时搭建的医帐中,全力救治受伤的同伴,他们神色专注,手中的针线在血肉模糊的伤口间穿梭,每一针都饱含着对战友的关切。
胡亥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营帐。营帐内,烛火摇曳,将领们和谋士们早已围坐在一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与期待。胡亥在主位上缓缓坐下,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依次扫过众人,语气低沉却坚定有力:“东胡虽遭重创,但他们在草原上扎根已久,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若让他们有喘息之机,日后必定又会卷土重来,变本加厉地侵扰我大秦边境。我们必须乘胜追击,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实力,永绝后患。”
营帐内一片寂静,唯有烛火的噼啪声清晰可闻。众人都陷入了沉思,绞尽脑汁思索着破敌之策。这时,一位年轻的将领赵刚站起身来,他身姿挺拔,英气逼人,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陛下,东胡如今士气低落,宛如惊弓之鸟。且经此大败,他们的营地必定防备松懈。我们可趁今夜夜色,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夜袭敌营,让他们不得安宁,彻底打乱他们的部署,使其再无还手之力。”
胡亥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沉思片刻后问道:“此计虽妙,但夜袭风险不小,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军覆没。你可有详细周全的计划?”
赵刚胸有成竹,向前迈了一步,条理清晰地回道:“陛下,我们挑选五百名精锐士兵,他们皆是从各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都擅长夜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为他们配备轻便的短刀、匕首和特制的消音装备,确保行动时悄无声息。趁夜色潜入东胡营地,先派二十人一组,共五组,分别冲向粮草堆放处。他们携带特制的火油和引火之物,将火把浸泡火油后扔向粮草。瞬间,火光冲天,粮草被点燃,熊熊大火必将照亮整个营地,制造出混乱恐慌的氛围。与此同时,其他士兵分成若干小队,手持利刃,分散开来,四处出击。他们穿梭在营帐之间,遇人便杀,见营帐就烧,让东胡士兵们陷入混乱与恐惧之中。另外,我们在营地周围提前布置好两千伏兵,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方伏兵配备强弓硬弩,待东胡骑兵逃窜至此,万箭齐发;西方伏兵手持长枪,组成枪阵,阻挡敌人;南方伏兵配备骑兵,负责追击逃窜之敌;北方伏兵则准备好绊马索和拒马,防止东胡骑兵突围。如此一来,定叫东胡骑兵插翅难逃。”
胡亥听完,觉得此计考虑周全,切实可行,当即下令让赵刚挑选士兵,准备夜袭。赵刚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他在秦军营地中来回穿梭,仔细挑选着每一名士兵。他的目光锐利,从士兵们的眼神、体魄和气质中,寻找着最适合夜袭的人选。被选中的士兵们,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更渴望在战场上立下战功。
夜幕悄然降临,天空中没有一丝月光,漆黑一片,仿佛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笼罩着大地,正是夜袭的绝佳时机。五百名秦军精锐士兵身着黑色夜行衣,衣服上还涂抹着特殊的草药汁液,不仅能掩盖身上的气味,还能驱赶蚊虫。他们的脸上涂抹着黑色油彩,只露出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如鬼魅般朝着东胡营地潜行。他们行动敏捷,脚步轻盈,几乎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很快就接近了东胡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