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得知这一情报后,冷笑一声:“乌桓以为他们的计谋天衣无缝,却不知我们早已洞悉一切。传令赵刚,让他带领骑兵在乌桓部落侧翼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待正面战场打响,乌桓的侧翼部队出动时,给予他们致命一击。王翦将军,正面战场上,你先佯装不敌,逐步后退,将乌桓的主力引入我们的包围圈。”
战斗打响的那天,草原上狂风呼啸,飞沙走石。乌桓部落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他们骑着高大的骏马,手持长弓和长刀,呐喊声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正面战场上,王翦按照计划,率领秦军稍作抵抗后便开始后退。乌桓军队以为秦军不堪一击,更加疯狂地追击。
与此同时,赵刚率领的三万精锐骑兵早已在侧翼埋伏多时。他们隐蔽在一片低洼的草丛中,身上披着与草地颜色相近的伪装,静静地等待着敌人的到来。当乌桓的侧翼部队进入伏击圈后,赵刚一声令下:“开火!”秦军骑兵迅速起身,端起步枪和机枪,向乌桓军队猛烈射击。刹那间,枪声大作,乌桓军队的前排骑兵纷纷倒下,战马受惊,四处乱窜。
乌桓的首领乌延得知侧翼遇袭,大惊失色。他连忙抽调部分正面部队前去支援侧翼。然而,这一调动却让他的正面部队出现了破绽。王翦见状,立刻下令吹响冲锋号。秦军士兵们呐喊着,端起步枪,如猛虎般冲向乌桓军队。
战场上,步枪的射击声、机枪的怒吼声、战马的嘶鸣声和士兵们的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秦军的机枪手们架起机枪,向敌人疯狂扫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在乌桓军队中。乌桓的骑兵们虽然勇猛,但在秦军先进的武器和严密的战术面前,渐渐陷入了困境。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乌桓军队的伤亡越来越大,士气也逐渐低落。而秦军则越战越勇,他们紧密配合,逐渐将乌桓军队压缩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乌延看着自己的军队陷入绝境,心中充满了绝望。但他仍不甘心就此失败,他挥舞着长刀,大声呼喊着,试图组织起最后的抵抗。
王翦见时机已到,再次下令全军冲锋。秦军士兵们高喊着口号,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如潮水般冲向乌桓军队。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乌桓军队的防线彻底崩溃。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乌延见大势已去,试图逃跑,但被王翦派出的骑兵追上,最终被生擒。
这场战斗,秦军大获全胜。他们成功地击退了乌桓部落的进攻,进一步巩固了在草原上的统治地位。胡亥得知胜利的消息后,欣慰地笑了。他下令厚葬在战斗中牺牲的秦军士兵,同时对受伤的士兵进行悉心照料。对于投降的乌桓士兵,胡亥也展现出了宽容的胸怀,他下令将其中一部分愿意归顺的士兵编入秦军,让他们为大秦效力,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