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翻译
雷公向岐伯问道:“伤寒这类病症有很多种情况,您能详细地给我讲讲吗?”
岐伯回答说:“伤寒的情况主要有六种,但如果不是在冬天感受寒邪而引发的病症,都不能称之为伤寒。”
雷公说:“请您讲讲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吧。”
岐伯说:“有中风、中暑、中热、中寒、中湿、中疫这几种情况,它们所引发的病症都和真正的伤寒有所不同。所谓的伤寒,是指在冬天的时候感受寒邪,寒邪侵入人体的营卫之气,然后从六腑逐渐传变到五脏。”
雷公又问:“中暑和中热的病症,是在夏天感受暑热之邪而得的,不会在其他三个季节(春、秋、冬)感受,看起来不像是伤寒。而感受风寒湿邪以及中疫的情况,大多在冬天发生,为什么又说它们不是伤寒呢?”
岐伯解释道:“很多疾病都是由风邪引起的。四季的风邪,常常会直接侵入人体的脏腑,并不像伤寒病的寒邪那样,是沿着经络由浅入深地传变。寒邪侵袭人体,如果是在极其寒冷的天气中,寒邪会不经过营卫之气而直接进入脏腑,也就是说不是从皮肤逐渐深入的,所以这不是那种沿着经络传变的伤寒。水在冬天最为旺盛,然而冬天的湿气反而不会深入人体,这是因为冬天的气候特点是万物收藏。而在其他季节,人体就比较容易感受湿气了。疫邪的到来没有固定的规律,四季都有可能感染疫邪,但冬天感染疫邪的情况通常较少。中风、中暑、中热、中寒、中湿、中疫这几种病症,都不会沿着经络传变,所以都不是真正的伤寒。”
雷公接着问:“寒症和热症是不同的,为什么热病也被称为伤寒呢?”
岐伯说:“如果在冬天感受寒邪,那么寒邪在人体内部必然会转化为热邪;如果在冬天出现了热症,那么这个热症实际上就是寒邪转化而来的。所以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出现的热病不能称之为寒症,而在冬天出现的热病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热症。因此,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热病不会沿着经络传变,而冬天的热病必然会沿着经络传变。”
雷公又说:“冬天热病沿着经络传变,这属于伤寒的一类情况,但不是真正的伤寒。为什么天师所着的《素问》中,有关于热病传经的记载,却没有关于真正伤寒的记载呢?”
岐伯回答说:“对于类似的情况(热病传经这类类似伤寒的情况)需要进行辨别,而对于真正的伤寒(正伤寒)其实不必特意去辨别。因为了解了类似的情况,也就能够知道真正的伤寒是怎么回事了。”
雷公说:“说得好。”
陈士铎说:“伤寒病必然会沿着经络传变,而且一定是在严寒的冬天发生的。如果不是在冬天感受寒邪而引发的病症,都不能称之为伤寒。这里把伤寒的概念辨别得很清楚,也说得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