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巡抚杨嗣昌,在几个月之前,得到太子的推荐,开始锻炼新军。虽然太子殿下留给自己的钱不少,但是想把一支刚刚成立的军队,训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这还是需要时间的。
河南巡抚杨大人有自己的看法,想要剿灭农民起义军,就得有足够的兵还有足够的粮食,只有彻底安定下来混乱的地区,才能够彻底灭掉这些造反的人。
明知道周王就改了个名字,开封的压力真的是太大了,可是自己真的没兵了。高迎祥率领大军包围的洛阳,双方正在不断地激战。
朱小松带着九万军队,不着急不着慌,慢慢地就这样走,谁也不明白太子究竟心里怎么想的。
不过北京一下子就炸了,大明银行突然发行战争债券,而且只用六个月给10%的利息,最低可以购买一个大洋的债券。
这样很多小商贩都非常兴奋,因为只要你购买了家门口就可以贴一个爱国商家。满朝文武官员捏着鼻子买了一点,毕竟这种热爱国家的事情,作为一个官员多也要买一点。
大部分债券还是被大明银行购买了,民间大概购买了一百万个银元,北京那么多官员购买的只有500,000个银元。
看得出来大家对于剿灭乱匪这件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希望,毕竟徐鸿儒还在前面顶着,朝廷用了几年的时间,你想要彻底剿灭,恐怕不好说。
不过爱国这个词被提出来之后,还是得到了很多底层老百姓的拥护。北京又开始招兵了,魏忠贤只能捏着鼻子继续训练军队,毕竟太子殿下只留下了40,000人,其中两万人都是骨干,只要把人招过来,训练几个月又是一支新式的军队。
朝廷在招聘低学历的人才,这些人以前走了3000人,现在又招了3000人,通过以前的关系了解到,这些人现在在南方混得都不错,所以穷人家的小孩,多少认识几个字还是努力报名的。
有了人才能够开展锻炼,然而大家都没有想到,北京物价再次上涨,大明银行开出了更高价格,拼命的在市场上收集物资。
带动了附近的省份,甚至已经辐射到好几个省份,大家突然惊讶地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物资,只要运输到北京之后,就能够赚钱。
无论是种地的土地主,还是大大小小的官员,对于赚钱这种事情都是非常重视的。很多人就想不明白了,这银行的钱好像永远没有一个尽头,这好像是源源不断。
究竟是大明银行能赚钱,还是一个下钱的崽子,你老是这么出来不进去,市场上的钱流动的越来越多。
很多人发现生活成本在逐步升高,吃穿住行每天都在涨价,让大家更加奇怪了,难道银行里的钱就花不完吗?
就算铸造银元能够赚钱,可是这银行每天都会吐银子啊,这每天都花钱,这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北京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很多官员也不明白,这太子殿下究竟有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