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3章 柯尔克孜谜案:白毡帽诅咒(2/2)
就在这时,我腰间的手机震动起来。法医发来初步报告:死者胃内容物含有大量巴豆,而这种泻药在牧区只有接生婆才会使用。更诡异的是,尸体后颈处有一个针孔,皮肤表面残留着淡蓝色粉末。
“准备尸检。”我对着对讲机下令,“另外,查一下最近三个月失踪的白毡帽数量。”
夜幕降临,月光给雪山披上银纱。我独自坐在派出所办公室,面前摆着三份档案:三个月内连续三起离奇死亡事件,死者都是青壮年男性,死因都是颅骨骨折,现场都有白毡帽碎片。而所有案件的共同点,是死者生前都参与过去年的“草原遗产保护项目”。
窗外突然传来细微的碎裂声。我迅速掏枪冲出门,只见一个黑影正翻墙逃跑。月光下,我瞥见他后颈处有一个熟悉的鹰形刺青——那是境外走私团伙的标记。
回到办公室,我发现桌上的档案被翻动过,其中一张现场照片不翼而飞。照片上清晰显示着死者手中的白毡帽碎片,边缘有手工刺绣的十二瓣雪莲花图案。
这个细节让我心头一凛。柯尔克孜族的白毡帽通常绣有四瓣或八瓣图案,十二瓣的设计只有在百年前的祭祀仪式中才会出现。更奇怪的是,这种刺绣手法早已失传,除非凶手拥有一本古老的《柯尔克孜服饰图谱》。
我打开电脑搜索相关资料,发现县里的图书馆确实有一本孤本《柯尔克孜服饰图谱》,但在半年前失窃。巧合的是,失窃当天正是第一起命案发生的前三天。
“叮——”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想知道真相,明天正午来废弃的金矿。”
我握紧手机,望向窗外的雪山。那里曾经是柯尔克孜族的圣地,十年前因非法采矿被封禁。月光下,积雪覆盖的矿洞像一张张开的嘴,吞噬着所有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