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火塘熔心
佤族火塘寨的入口像张裂开的火山口,滚烫的风卷着火山灰扑在越野车挡风玻璃上,刮出刺耳的声响。阿朵摸着车窗上凝结的硫磺颗粒,突然用芦笙敲出三个短音——这是佤族“火塘预警”的信号,意味着前方三步内埋有“地火陷阱”。
“比属虎寨的弩箭还烫。”扎倮踩住刹车,看着路基下渗出的岩浆细流。路边的牛头图腾眼眶里嵌着监控摄像头,牛角上缠着的不是传统红绳,而是散热管道,管口喷出的热气在图腾脸上投下扭曲的阴影,像极了佤族传说中“被火魔吞噬的猎头者”。
寨主艾佤站在吊脚楼前,赤铜色的皮肤上纹着会发光的火塘图腾——那是GREEN-GENE最新的荧光基因标记。他手中的木鼓不再是空心原木,而是金属锻造的齿轮鼓,鼓面蒙着的不是牛皮,而是某种会呼吸的生物膜。
“远方的客人,来喝口岩浆酒。”艾佤的笑容里露出金牙,托盘上的陶碗冒着气泡,液体呈岩浆般的橙红色。阿朵突然按住扎倮的手,用芦笙在碗沿敲出《毒酒调》——这是老魔巴日记里记载的佤族验毒曲,当碗中气泡变成蓝色时,正是“火毒基因液”的特征。
深夜的“拉木鼓”仪式在火山口举行。十二名佤族汉子抬着金属木鼓,鼓身刻着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却在“人类诞生”的部分嵌着基因双螺旋图案。艾佤的骨刀划开祭品胸膛,滚出的不是心脏,而是个正在跳动的培养皿,里面的胚胎长着熔岩状的皮肤,五指间连着火焰状的蹼。
“这是能在一百度高温下生存的新人类。”亚太区总裁的声音从木鼓内部传出,全息投影在岩浆上方浮现,他的左手无名指戴着枚虎头戒指,正是属虎寨岩虎的遗物,“而你们的火塘神,其实是古茶树在火山灰里进化出的耐高温基因。”
扎倮的后颈突然刺痛,猎神芦笙在背包里剧烈震颤——笙管内侧的拉祜文正在发光,显示出“火塘基因库坐标:岩浆层下300米”。阿朵指着木鼓上的佤族猎头图腾,发现每个头骨的太阳穴位置都刻着与培养皿相同的胚胎编号。
“他们在拿活人做实验!”扎倮的目光扫过围观的村民,发现年轻男女的后颈都贴着金属贴片,正是实验室用来控制基因表达的装置。艾佤突然敲响木鼓,生物膜鼓面泛起涟漪,所有村民的皮肤同时浮现出火焰状斑纹,朝火山口缓缓移动。
“抓住那两个探子!”艾佤的骨刀指向扎倮,刀刃上的微型摄像头正将画面传向卫星。阿朵拽着扎倮跳进岩缝,下方传来机械齿轮的转动声——这是条通往地下实验室的密道,墙壁上嵌着佤族“刻木记事”的火山岩板,记载着历代火塘魔巴与“火魔”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