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章 含冤而死华佗(2/2)

樊阿也是华佗的得意弟子之一。华佗将自己精湛的针灸术以及独特的服食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樊阿。樊阿勤奋好学,对针灸术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热情。

他日夜钻研华佗所授的针灸理论和技巧,不断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针法。他常常在自己身上练习进针、行针的手法,感受着针感的传导,体会着不同穴位的作用。

一日,樊阿拿着一根银针,满脸疑惑地向华佗请教:“师傅,我在练习针灸时,总感觉进针的角度和力度难以把握精准,还请师傅指点一二。”

华佗微笑着接过银针,耐心地说道:“樊阿,针灸之道,讲究的是心到、手到、气到。进针时,要静心感受穴位的位置,根据穴位的特点和病情的需要,把握好进针的角度和力度。力度太轻,难以达到治疗效果;力度太重,则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这需要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来,你看我演示一遍。”

说着,华佗拿起银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上进行演示,详细讲解进针的角度、力度以及行针的手法。樊阿在一旁全神贯注地看着,不时点头,心中豁然开朗。

在华佗的悉心指导下,樊阿很快便掌握了针灸术的精髓,尤其擅长使用长针治病。他的针法精准而有力,常常能在几针之间,就让病人的病痛得到缓解。

有一次,一位病人腰部疼痛难忍,多方医治无效。樊阿仔细诊断后,找准穴位,运用长针进行治疗。只见他手法娴熟,长针迅速刺入穴位,然后巧妙地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病人顿时感到腰部的疼痛减轻了许多。

经过几次治疗,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康复。病人感激涕零,对樊阿说道:“多谢大夫妙手回春,我这腰痛折磨了我许久,没想到在您这里几针就见了效。您真是在世华佗啊!”

樊阿谦虚地说道:“这都是我师傅华佗的教导有方,我不过是谨遵师训,学以致用罢了。您日后还需注意腰部的保养,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樊阿还深入研究华佗传授的服食法,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病情,合理调配药物,帮助许多人恢复了健康。

在漫长的游历过程中,华佗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当他来到广陵时,广陵太守陈登正被重病缠身,痛苦不堪。陈登面色赤红如朱丹,如同被火烧一般,食欲不振,看到食物就感到厌恶,身体日渐消瘦,精神萎靡不振,仿佛失去了生机。

华佗见到陈登后,先是为他把了脉,他的手指轻轻搭在陈登的脉搏上,如同一位敏锐的侦探,捕捉着脉搏跳动的每一丝细微变化。接着详细询问了他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病情相关的细节。

经过一番诊断,华佗断定陈登的胃中有寄生虫,而病因是长期过多食用腥物所致。

陈登焦急地问道:“先生,我这病该如何是好?还望先生救救我。我这几日实在是痛苦难耐,什么都吃不下,身体也越来越虚

陈登焦急地问道:“先生,我这病该如何是好?还望先生救救我。我这几日实在是痛苦难耐,什么都吃不下,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了。”

华佗微笑着安慰道:“太守无需担忧,我开几副药,您按时服用,便可药到病除。这病虽棘手,但并非不可医治。您只需放宽心,按照我的嘱咐服药即可。”

陈登忧心忡忡地说:“先生,我这病已经找了好几位大夫看过了,都不见好转,您真的有把握吗?”

华佗自信地回答:“太守放心,我观您的脉象、面色,结合您的症状,已有了治疗之策。之前的大夫未能医好您,或许是用药不对症。我这副药,定能帮您排出胃中的寄生虫,缓解病情。”

陈登半信半疑地点点头:“好吧,那就全仰仗先生了。”

华佗迅速为陈登开了药方,并叮嘱他:“太守,这药每日服用两次,早晚各一次,服用后可能会有一些不适,但这是正常现象,您不必惊慌。”

陈登按照华佗的嘱咐,按时服药。没过多久,他便感到腹中一阵翻涌,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腹中搅动,紧接着呕吐不止,竟然吐出数升红头虫。那些红头虫在地上蠕动着,让人毛骨悚然。

随着这些虫子被排出体外,陈登顿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惊喜地对华佗说:“先生,真的排出了虫子,我感觉好多了!太感谢您了!”

华佗笑着说:“这就好,不过您的身体还较为虚弱,后续还需好好调养。饮食上要清淡一些,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

此后,在华佗的精心调理下,陈登的病情逐渐好转,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健康。

陈登对华佗感激涕零,称赞华佗为“再生父母”,并感叹道:“若不是先生妙手,我这条命怕是要葬送在这怪病上了。先生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日后若有需要我陈登的地方,先生尽管开口。”

华佗的声名如日中天,甚至传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长期饱受头风病的折磨,发作时头痛欲裂,仿佛有千万根针在脑袋里乱刺,苦不堪言。听闻华佗的医术高超,曹操便召他前来为自己治病。

华佗来到曹操营帐后,仔细为曹操诊断病情。他认真地观察曹操的面色、神情,聆听曹操对病情的描述,然后为曹操把了脉。

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华佗对曹操说:“丞相之病,由来已久,病根颇深,非一朝一夕可治愈。需长期调理,方能缓解症状。我会为丞相制定一套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日常调养。药物方面,我会根据您的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药方;调养方面,您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曹操听后,心中不悦,怀疑华佗有意拖延,不肯尽心尽力为他治病。他皱着眉头,冷冷地说道:“你莫不是在故意夸大病情,拖延时间?我听闻你的医术高超,为何不能立即根治我的病?”

华佗赶忙解释道:“丞相,头风病本就难以根治,需慢慢调养。我所开的药方和调养之法,皆是为了丞相的身体着想。医学之道,讲究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还望丞相耐心配合治疗。”

曹操却不以为然,冷哼一声:“我看你是另有企图吧!若你真有本事,就应尽快治好我的病。”

华佗无奈地摇了摇头,深知曹操生性多疑,难以说服他。但他仍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说道:“丞相,治病并非儿戏,需遵循医学规律。我定当竭尽全力为丞相减轻痛苦,但还请丞相相信我的治疗方案。”

曹操虽心中不满,但此时头痛难忍,也只能暂且让华佗按方案治疗。

在华佗的精心医治下,曹操的头风病发作次数有所减少,疼痛程度也有所减轻。

然而,曹操生性猜忌,对华佗的疑虑并未消除。他心想,这华佗若能轻易治好我的病,却为何总说要长期调理,莫非是想借此拿捏我?

此时,华佗因久离家乡,思念亲人,便向曹操告假回乡。曹操心中虽有不悦,但还是准了假,不过限定了归期。

华佗回到家乡后,恰逢家中老母病重,他自是要悉心照料,因此未能按时返回。曹操多次派人催促,华佗皆因母亲病情未愈而无法成行。

曹操大怒,认为华佗有意违抗自己的命令,对他的怨恨愈发加深。他对手下说:“这华佗竟敢如此无视我的命令,莫非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于是,曹操下令将华佗抓回。

华佗被押回后,曹操怒目而视:“你为何屡次违背我的命令,拖延不归?”

华佗坦然道:“丞相,实因家母病重,为人子者,怎能不尽孝?我本想待母亲病情好转便即刻返回,还望丞相明察。”

曹操却不听解释,喝道:“你这分明是借口,莫非是想借此机会谋害于我?”

华佗心中悲愤,却仍试图解释:“丞相,我一心钻研医学,只为救天下苍生,怎会有此歹意?望丞相以天下为重,莫要错怪好人。”曹操却不为所动,执意将华佗下狱。

在狱中,华佗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但他心中仍牵挂着自己一生所学的医学知识。他想,若这些知识就此失传,那将是天下苍生的损失。于是,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日夜奋笔疾书,将自己一生的医学心得和临床经验着成《青囊书》。

书成之后,他找到狱卒,眼中满是期望与恳切,对狱卒说:“我一生行医,救人无数,这本《青囊书》是我毕生心血的结晶,记载了诸多治病救人的良方和医术,可救人无数。我深知你惧怕曹操,但求你念在天下百姓的份上,好生保存此书,莫要让它失传。”

狱卒面露难色,犹豫再三说道:“先生,我也敬佩您的医术和为人,可曹操生性多疑,手段狠辣,我若私藏此书,一旦被发现,便是死罪。我上有老下有小,实在不敢冒险啊。”

华佗心中悲痛万分,他看着手中的《青囊书》,泪水夺眶而出。他知道,自己一生的心血即将付诸东流,无数可能被拯救的生命也将失去希望。无奈之下,他忍痛将书焚毁。

狱卒见状,心中懊悔不已,慌乱中抢出几页,可惜所抢出的内容,仅仅是关于阉鸡猪之法。

华佗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或许这就是天意。”不久后,华佗含冤而逝。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