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智超推着自行车进院子,没理会身后闫埠贵那张调色盘似的脸,也没在意邻居们探头探脑的议论。他把车子停好,锁上,转身又出门。刚才那几句话,不过是敲山震虎,免得以后什么人都想往新厂里钻。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
他重新跨上自行车,车轮轻快地碾过胡同,朝着城南的军属大院骑去。
新厂要开工,人手是关键。技术骨干可以从总厂调,或者高薪聘请,但基础的生产工人数量庞大,来源必须可靠。与其在社会上大海捞针,或者应付四合院里这些心思各异的邻居,不如走一条更稳妥的路——招收军属。
一来,军属们经过政审,成分单纯,纪律性强,这在强调政治挂帅的年代尤为重要。二来,解决军属就业是拥军优属的光荣任务,能得到部队支持,也能给新厂带来好名声。三来,这些人吃苦耐劳,珍惜工作机会,更容易形成凝聚力。
而且,自己和军属大院的李老、丁老关系不错,他们都是把自己当后辈看待的老革命,有他们帮忙,事半功倍。
自行车穿过几条街道,周围的景象渐渐变得规整起来。灰砖楼房排列整齐,院落干净,肃穆而有秩序,与大杂院的嘈杂混乱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军属大院。
黄智超在传达室做了登记,熟门熟路地找到李老家。还没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爽朗的笑声和争论声。
“李老!丁老!我黄智超来看你们了!”
门“吱呀”一声开,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头探出头来,正是李老。他看到黄智超,眼睛一亮:“哎呦!稀客稀客!智超小子,怎么有空跑我这儿来了?快进来!”
屋里,炕上还坐着一个身材稍胖,同样精神头十足的老头,是丁老。他正端着个大茶缸子喝水,看到黄智超,也乐起来:“我说今天喜鹊怎么叫唤呢,原来是你小子来了!当了厂长,架子也大了,都不先来我们这儿报个到?”
“丁叔说笑了,我这不是一有空就赶紧来了嘛。”黄智超笑着走进去,顺手把带来的府邸空间出品的好酒放在炕桌上,“知道您二位就好这口。”
李老拿过酒,拆开闻闻,满意地点点头:“嗯,还算你小子有良心。说吧,无事不登三宝殿,找我们两个老家伙,肯定有事。”
丁老也放下茶缸子,拍了拍旁边的空位:“坐下说。是不是你那‘钢铁飞马’厂子,遇到难处?”
黄智超也不客气坐下,开门见山:“难处倒没有,不过确实有件事想请二位老领导帮帮忙。”
“哦?”李老和丁老对视一眼,都来兴趣,“你说。”
“是这样,”黄智超组织了一下语言,“我们电动自行车分厂马上要筹建,需要不少人手,特别是生产线上的工人。我琢磨着,咱们军属大院里,嫂子、弟妹们,还有一些随军的子女,是不是有不少待业的?我想优先招收一批军属进厂。”
这话一出,李老和丁老都愣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惊喜和赞赏的神色。
李老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起来:“好小子!你这想法,不孬!太好了!这可是给咱们军属送温暖啊!”
丁老也连连点头,胡子都翘起来:“对!智超,你这事办得敞亮!咱们大院里,家属们不少都是赋闲在家,要么就打点零工,贴补家用。你这厂子要是能拉他们一把,那可是解决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