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游戏是魔都育碧制作的游戏中最接近3A游戏的一次。
可惜的是,《我还活着》因为资金和技术力烂尾了。
除了这些立意,游戏的操作并不算舒适,,画面也比较粗糙,不断的攀爬和跳跃让玩家容易感到腻味。
在剧情中,主角会救下一个小女孩,又因为是末世剧情,所以后来很多玩家觉得这款游戏可能有抄袭最后生还者的嫌疑。
但问题是,《我还活着》不管是参展还是发售时间,都比顽皮狗开发的最后生还者要早。
就算是抄袭,也是顽皮狗抄袭育碧……
如果项目能坚持下去,顺利完成,依靠这款游戏的质量,不说吊打最后生还者,也能说一句后者是《我还活着》的精神续作。
在《我还活着》这么多年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大堆问题。
一开始引擎选择了虚幻3,但后来因为技术限制和性能原因,不得不换引擎。
后来又发现在主机平台上的性能表现不佳,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破坏和环境互动时,帧率下降和加载时间过长。
魔都育碧接手游戏后,资金又紧张了起来,团队不得不削减功能和内容。
生存机制和资源管理的设计比较复杂,平衡性难以把握,玩家对此的反馈也是褒贬不一,甚至出现了大量玩家使用修改器才能通关。
魔都团队希望营造压抑的末日氛围,但经验还是不足,在叙事和玩家体验之间难以找到平衡,体验感比较差。
08年育碧宣称由刺客信条之母接手游戏,开发了两年后又交给了魔都育碧。频繁的项目变动,让魔都育碧接手时,游戏已经有点千疮百孔的意味了。
考虑到这么多游戏以外的因素限制,魔都育碧能最终拿出来的成品可以说一声可圈可点。
只可惜经验不足、资金不够,连中文的制作都没有能力完成了,本来应该是魔都育碧打响名气的一作,变成了草草收尾。
魔都育碧也在之后逐渐沉寂,市场竞争逐渐加剧,育碧的全球化战略调整,大量核心技术员工离职,管理进一步混乱。
一个很有希望的独立开发团队,沦为了孤岛危机6中帮忙制作小动物的边缘角色,接手《我还活着》,就是魔都育碧由盛转衰的开始。
而文韬,则想要救一救这个项目。
重生以后,总是要做点事的。
不算是上价值观,只是作为游戏人,看到那些本来有机会展现自己的风采的游戏和团队衰败,有能力的话,就帮一帮。
邹宁当然知道魔都育碧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说是烂摊子,其实对于魔都育碧来说,现在的他们更愿意认为是一个打响名气的机会。
“文总,没问题,我会帮忙联络。”
文韬离开蓉市育碧后,邹宁给魔都那边打了电话。
魔都育碧的负责人邹宁其实也不认识,负责人是她从魔都离开后新上任的。
这通电话打到了邹宁以前同事那里。
“邹姐,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啦?”
“小吴,你们魔都工作室新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给我发一个吧。”
“啊?邹姐你找他干嘛?这个新负责人好自大的,还很抠门,大家都不喜欢他。”
“工作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