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这种无耻之人!
很快,平台那边做出了针对《我还活着》的技术处理。
上架黑洞商店之后没有任何推荐,就算是搜索,也不出现在搜索结果中。
唯一能找到《我还活着》的方法,就是找到魔都育碧的厂商页面,再从这里点进去能看到游戏信息。
但如果有玩家要点击购买,会弹出“该游戏疑似尚未完成”、“该游戏被大量投诉,请慎重购买”诸如此类的提示。
另一边,因为张瑞峰的大量发售之前的宣传,《我还活着》其实已经引起了大量玩家的注意。
特别是那一句“黑洞联手魔都育碧倾情打造”,吸引了太多玩家。
等到正式发售,玩家去黑洞一看,怎么没有这款游戏啊?
然后玩家开始注意到大量的广告从互联网上不见了,至少是主流游戏媒体几乎都下架了《我还活着》的宣传广告。
不过有些小媒体或者社区,还有留存。
张瑞峰那边也一脸生气。
“黑洞不会是傻子吧?钱都不赚?白给他们那么高的分成比例!还要起诉我们!我特娘的反诉!告他们违约,不给上架!”
手下有人提醒他,“张总,黑洞那边不是没有上架,只是没有资源推广,从搜索上也找不到,但是从我们自己的页面里能找到。”
“那就给我宣传我们自己的页面!”
手下苦着一张脸,“可是点击购买的时候,会弹出提示。”
“什么提示?”
“该游戏被大量投诉,请慎重购买。”
张瑞峰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这样就没办法购买了吗?上架其他平台!stea!微软!索尼!我就不信其他人也不挣钱!”
很快,张瑞峰收到了其他平台的回应。
上架可以,不过针对《我还活着》,有大量的负面反馈,以及诉讼,平台需要魔都育碧缴纳保证金才给上架。
“多少保证金?”
“说是不低于50万!”
手下看着张瑞峰铁青的脸,试探着问道:“要不张总,算了吧?和黑洞再谈谈,资金不是还剩下一部分吗,我们再改改……”
“改个屁!现在是那边违约!我就不相信文韬能一手遮天!联系育碧总部了没有?”
手下点头道:“联系了,不过暂时没有给出回应。”
除了打官司,张瑞峰暂时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思考了好一会,决定上网寻求舆论支持。
很快,一篇“黑洞想搞死魔都育碧”的文章就从张瑞峰手里发了出去。
文章里写到:
黑洞作为华国数一数二的游戏公司,居然对合作伙伴下死手。去年,我们魔都育碧的游戏《我还活着》,得到了黑洞的投资。
这是一款拥有坎坷历程的游戏,十分不容易的走到了现在。
在黑洞打着扶持国内单机游戏的名头投资的时候,我们一度以为得到了救星。
经过一年多的彻夜工作,《我还活着》顺利完成,我们依靠黑洞的资金,完美的呈现了这款我们理想中的游戏,在我们看来《我还活着》就是一款华国人自己的3A游戏。
可是,临近发售前,在耗费了最后的资金进行宣传后,黑洞居然拒绝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