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上已经没有什么热门IP可以用来改变游戏了,自己用了好大的力气才说服投资人不要做页游,手游是个好方向,这下不得不回归页游了吗!
王文杰已经在页游公司做了好些年了,对于页游那一套早就烦的不行。
购买版权失败后,乐动的出路还是只能走老路子了……
黑洞!
大公司了不起哦?
做出那么多游戏了不起哦?
洪荒做的这么好,还不给小公司一点活路?
咦?洪荒?
王文杰脑海里蹦出洪荒来,那些威猛的巨兽、令人赞叹的动作……
这不是页游广告天生的好素材?
洪荒是个硬核单机游戏,而华国的硬核单机玩家有多少呢?比起庞大的页游用户,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用洪荒的素材去做页游广告,那岂不是吸引力巨大?
玩家们哪见过这样的广告!
跟软色情和传奇类的页游广告都不同,应该能吸引一大批用户吧?
王文杰越想越兴奋,出横竖网络公司大门的时候,脸上已经是一片潮红了。
恨不得立马回去把想法说出来,然后开始新页游的制作。
虽然他很讨厌页游,但无意中想到一个新的方向,还是值得兴奋的,再说了,谁会真的讨厌赚钱呢!
王文杰的想法,和在18年左右突然大量出现在中文互联网上的“鲲”类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
广告内容多为大鱼吃小鱼、鲲吞噬其他生物的画面,甚至有多条鲲互相吞噬的场景,画面堪称“俄罗斯套鲲”。
这些广告以“吞噬”和“进化”玩法为卖点,吸引玩家关注。广告中的鲲形态各异,名字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依靠吞噬进化和养成的游戏。
然而,这些广告最终指向的游戏并非真正的养鲲游戏,而是仙侠、武侠主题的换皮手游和页游。有些游戏甚至使用了《山海经》、《捕兽记》等具有华国古代传说风格的名字来混淆视听。
和鲲能沾点关系的元素,最多是游戏里出了个鲲的坐骑吧……
鲲的广告原型主要来源于一段国外的科幻短片《利维坦》。
这段科幻短片中的巨兽形象被直接用于鲲的广告中,尽管这只巨兽实际上叫做利维坦,是记录在圣经中的海怪。
广告中的鲲形象虽然挂羊头卖狗肉,但其震撼人心的压迫力和深刻的印象,使得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广告手法非常成功。
开局一条鲲,进化全靠吞,成了那个特定时期非常火爆的一个梗。
而王文杰的想法类似。
利用洪荒中的各种巨兽形象,制作出吸引玩家眼球的广告,再把这些用户导入游戏。
虽然用户进入游戏后会发现根本和广告不一样,但是吧,总有用户能留下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