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点头,“差距当然还存在,不过,不能掉以轻心就是了。”
送幺舅回家后,文韬自己也掉头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文韬一直在思索DOTA2的事情。
他玩DOTA好些年,虽然分段不高,但是带来的乐趣是真的很多。
单从游戏玩法上来说,DOTA2就是比英雄联盟要好玩,即便年年被说成deadga,即便玩家数量不多,但全球覆盖率很高,玩法真的是竞技游戏的巅峰。
如果从文韬自己的角度出发,他甚至想和V社合作,代理华国DOTA2。
但自己不得不考虑自己玩家之外的身份,引入DOTA2,会不会分流英雄联盟的玩家群体,而且V社那个尿性,代理商多半只是个傀儡。
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不管不顾,不要在乎DOTA2的出现。
DOTA2这款游戏在华国是非常坎坷的,其中的大锅都要扣在V社和完美的身上。
完美是DOTA2国服的代理商,但此前一直在做游戏的完美,完全没有如何运营一款竞技游戏的经验。
今年的科隆游戏展上,V社放出了DOTA2的首支预告片,并且宣布了500万美刀奖金的全球邀请赛。
因为文韬在英雄联盟上已经做过这项操作了,所以V社此举并没有取得上一世那么炸裂的影响力,单单只是把奖金金额从100万美刀提高到了500万美刀。
但即便影响力不如上一世,V社还是开始向各大游戏战队发放了DOTA2的测试码,高额的奖金,同样引起了很多玩家和战队的注意。
因为这时候还没有国服,所以华国玩家拿到激活码后,也只能去外服顶着延迟玩游戏。
完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V社手里签来了国服的代理权,然后开始了DOTA2国服初期的混乱运营。
12年IG在第二届国际邀请赛上夺冠的消息,提升了一大波DOTA2的热度,同时完美又宣布获得了国服的代理权。
完美在DOTA2运营这方面做的很差,因为完美总部在帝都,所以一开始决定在帝都开设DOTA2运营部门。
结果没几天完美发现魔都好像更适合电竞发展,于是又决定去魔都建团队。
后来完美总部又觉得魔都的完美分公司太远了不便于管理,又决定重新在帝都建团队。
这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成本,更是浪费很多人的激情。
比如很多华国DOTA界的名宿,本来都在帝都应聘好了职位,结果团队要搬去魔都,只能放弃。
魔都那边的团队也刚开始建立没多久,突然说要搬回帝都,所以又放弃了一批人。
浪费人才只是一方面,这里面还包括完美内部高层的斗争。
各种权利斗争,让DOTA2项目团队反复横跳,导致了大量的混乱。
13年,国服开启放量测试。
说是放量测试,其实也就等于是公测了。
但公测的第一天,就闹了大笑话。
注册登录后游戏根本没办法启动,原因在于stea刚好在今天有一个小更新,国服这边却没有这个更新。
几天后,V社才出手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这是一次重大的失误,严重影响了玩家们的体验。
还有,在当时要玩DOTA2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
首先要注册完美通行证和stea帐号,再将两者绑定。
虽然听起来简单,但这些流程却让很多试图体验DOTA2的玩家被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