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儒家门生去各县郡,可都是自掏腰包,没让国库掏一枚钱,若是如此,还要改我儒家圣学,那我等便令门生都回来了,到时看两位如何与陛下交代。”
孔鲋仗着自己儒家领袖的身份,根本没把扶苏和冯瑜放在眼里。
儒家这些人也不傻,开始被赵凌画下的大饼冲昏了头,冷静下来之后便意识到,赵凌是在利用他们。
只能说这种程度的利用在赵凌的大饼前,他们是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罢了。
儒家与皇帝相辅相成,各取所需。
扶苏虽然被封长安候,但孔鲋并不觉得赵凌心胸已经宽阔到还会重用扶苏的地步。
至于冯瑜天子门生的身份,他便更未放在眼里,赵凌的门生数百人,科农院那么多人,他们说什么重要吗?
就算是科农院院长陈平,他敢说什么改儒家学说吗?
冯瑜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竖子,安敢如此?
孔鲋等人口舌如剑,说得冯瑜都不知如何应答,红着脸,杵在那里沉默不语。
扶苏近日才听冯瑜讲起将阴阳家、道家、法家与儒家融和,在当前儒家学术的基础上更改了不少,以对皇权的巩固,他亦是觉得甚好,所以想要编入《万民典》。
有关儒家学说的改动,孔鲋、淳于越等人皆不同意,认为他们这是对儒家学说的侮辱,对孔孟圣人的侮辱。
也正因如此,争吵不断。
扶苏和冯瑜二人在常奉府可谓是受尽白眼和辱骂。
什么竖子、狂徒,数典忘祖,虽然骂得不是很难听,但他们二人也是灰头土脸的。
赵凌领人进了常奉府,却未让人禀报,还没进去就听到孔鲋和淳于越在那撒泼。
他也不出声,就在门口想等他们骂完,看他们能不能将后世的国粹给骂出来,结果来来回回就那么两句,属实没有新意。
赵凌觉得,如果他是扶苏,敞开了骂,能将孔鲋骂到心肌梗塞而亡,其他人肯定一个不放过,一个个骂哭都可以。
“孔御监,朕方才听你说,你要召回儒家门生?不愿教孩子们习字了?”
赵凌人未到,声音就先传了进去。
常奉府内一时间如沸腾的开水突然变冷,一个个博士愣在原地,回头望着赵凌。
博士们纷纷匆忙向赵凌行礼:“参见陛下!”
赵凌却是看都没看他们,只是淡淡地说道:“那便将儒家门生都召回来吧。”
“孔御监方才可是说,儒生们都是自掏腰包了?朕可是批了每月一位儒生三百钱的俸禄,孔御剑是觉得少了?”
要知道除了三川郡,一方县令一年也不过六万钱,折合每月才五百钱呢,赵凌给每位儒生每月三百钱,还是俸禄,也就是承认他们是大秦的官员了。
虽然一月未到,没发俸禄,孔鲋竟然还敢说儒生们都是自掏腰包,那赵凌肯定得挑他的刺了。
还要召回门生以此为要挟?
不愧是怼天怼地的先秦儒学。
扶苏可是皇族,又是赵凌封的长安候,他们还一口一个竖子,根本就没把皇权放在眼里。
一群腐儒,不断强调以德化民,批判法家苛政猛于虎,实际上并无多大影响力,难怪嬴政会瞧不上他们呢。
想要儒家为尊,至少你得为皇权服务啊!这点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怎么可能玩得多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