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在赵凌的杀伐之气影响下,某一瞬间,他对整个儒家动了杀心。
赵凌说的可是灭还是留啊!
何为灭?
杀其人,灭其传承!
这可比先帝焚书坑儒做得还要决绝。
对啊!
他为何不能像赵凌这般?
儒家以死相逼,他扶苏为何不能杀他们?
只要杀了他们,扶苏就可以向赵凌证明自己不是软弱之人。
只要杀了他们,似乎整个人都会不一样了!
可是……
明明冯瑜说的那种将诸子百家的学说融合之后的儒家会很好。
扶苏身为淳于越的学生,他无疑是认可许多儒家学说的。
对整个大秦而言,正确的做法似乎并不是直接断掉儒家传承。
赵凌明明都已经开始用儒家了,让儒家去教那些孩童识字,明明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明明只要将儒家与诸子百家融合,取他们的优点,编纂出来的《万民典》除了教化百姓,还可以巩固大秦的江山……
“既然儒家愿意配合修改,望陛下留儒家传承,允各位博士一同编撰《万民书》。”
扶苏心中的杀意很快被理智湮没。
如果只是为了向赵凌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柔弱”的人而向儒家举起屠刀,断儒家传承,那他扶苏还是扶苏吗?
儒家有错,但罪不至死。
明明可以好好利用的一家学说,怎么能因为他一己私念而断其传承?
他不知道赵凌是否会疯到真的杀了儒家的人,但扶苏终究是做不出这种事。
孔鲋和淳于越等儒家门生听到扶苏如此说,他们纷纷抬头,把目光落下赵凌身上。
扶苏是替他们求情了,但赵凌还没答应呢!
这位皇帝,心思复杂到令孔鲋都看不透,他真的怕赵凌再找个什么理由打压儒家。
赵凌瞥了一眼满头汗水的扶苏,显然,扶苏的内心是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灭与留!很难抉择吗?
对扶苏而言,应该很难吧。
刚被赵凌激到,他该是也想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吧。
可他依旧还是选择了留下儒家。
赵凌并没有立刻允诺,而是目光冷清地打量着扶苏。
对赵凌而言,如今朝堂已稳,儒家是灭是留皆可。
他所说的灭,还真不是人头滚滚,仅仅是断儒家传承。
让儒家门生去学其他学派也是没问题的。
嬴政焚书坑儒之后,实际上就有不少儒家门生改投门庭,开始研读法家学说,
他又不是神经病,倒也不至于一言不合人头滚滚。
赵凌回过头,目光再次扫过孔鲋等人。
众人再次叩首:“望陛下息怒,允儒家参与编撰《万民典》。”
赵凌久久不说话,常奉府内,好似被阴雾所笼罩,众人的项上都被架了一把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