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在三川郡的时候还在想,他老子为什么还要巡游全国,如今算是理解了。
什么都做了,还不能享受享受?
可惜啊!他家老父亲还真没好好享受过。
就之前他当皇帝那日子,可真惨!
还要被人骂暴君。
啧啧!
赵凌想到若是刘邦真的建立汉朝,韩信被将要被一群宫女杀死在长乐宫,便觉得他家老父亲实在太过仁慈了。
至于说什么苦了百姓……
说得哪个封建王朝的百姓日子过得很好似的,皇帝权贵们何时真的将百姓当人看了?
扶苏也想到了幼时赵凌经常跟在他身后,与他十分的亲昵,赵凌离开咸阳,他还在城门外站了许久。
“皇兄,无论如何,你万不可自尽啊!”
扶苏忽然想起赵凌离开咸阳那日与他说的话。
当时他只觉莫名其妙,只当自己这傻弟弟在呓语胡言。
身为大秦的长公子,他怎么可能自尽?
当日离别,扶苏只望赵凌能在三川郡好好活着,认为他远离朝堂也是一件好事,却没有去计较赵凌当时说的那句话,还笑着说:“凌弟放心,兄长决不可能自尽,若父皇许可,兄长会去三川郡看你。”
如此一别便是五个春秋。
再见之时,似已物是人非,二人已成政敌。
世子之争,向来如此吗?
“陛下五年前便知赵高将乱政赐死臣下?”扶苏浑身上下起了鸡皮疙瘩,看赵凌的眼神已经变了。
他不清楚蒙恬什么时候追随了赵凌,但假诏赐死他的事情是今年才发生的:“陛下能未卜先知?”
赵凌哈哈大笑:“痴傻之人皆有灵性,那日朕不过是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到兄长自尽,所以才说出那句话。”
“如今不是好好的吗?”
扶苏的心里很堵,他再次认真地打量着赵凌,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自己这位弟弟了。
赵凌的一些行事其实都有些违背常理。
赵凌既然都围兵咸阳了,大可让他死于假诏……
那会少去多少麻烦啊!
可是他没有!
他又让自己编纂《万民典》,批阅文书,甚至直接将皇帝玺印放心地交到他手中。
为的是兄弟之情吗?
自古君王称孤道寡,赵凌却从未以寡人和孤自称。
“方才的老爷椅,长安候要吗?朕令人送府上。”
赵凌领着扶苏来到一张八仙桌前,两人同席而坐,没有再谈政事。
赵凌谈及三川郡的各种好玩的东西,问扶苏在上郡发生的事情。
此时,二人就好似寻常人家的兄弟一般,只聊家常和趣事,再无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