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经过了朱高炽的第一轮筛选的人了。
本来就手脚干净,不然早就被朱高炽的特务机构把罪证呈于他的面前了。
现在估计已经在阴曹地府报道了。
因此,对于朱高炽这个带有警告的话语,他们都不会觉得害怕。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涨这么多的俸禄,就已经完完全全够了。
再去自找苦吃,那就是脑子有病。
其实,他们这些人倒是很正常的,毕竟在天子脚下。
他们一直过得其实挺不如意的,看起来官职很高,其实过得很清贫,不管是朱元璋时期,还是朱棣时期,都是还在创业阶段。
俸禄都不高。
相反,那些地位不如他们的,什么布政使司,什么地方小县令,倒是过得十分滋润。
他们在地方上面,天高皇帝远的,搞点小动作,再和一些地主员外同流合污起来。
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服。
有检查的时候,又装一下穷,或者直接将钦差大臣给买通就是了。
所以,他们面对朱高炽的这个政策,其实是不满意的。
再说了,他们的官职对应的土地,本来就不多,很多土地都是他们用手段弄来的。
朝廷要收回去土地,的确可以赔偿他们的粮食收获。
但他们也只敢要本来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啊。
就好比一个地方县令,朝廷是分了10亩田地,现在朝廷要收回去,那么只会按照10亩的标准进行赔付啊。
难道,他现在已经用手段搞到了300亩,朝廷也会赔他300亩的粮食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啊,这反而就是告诉朝廷,自己在背后搞了鬼,欺压了百姓啊。
没有哪一个官员会这么傻的。
因此,他们是不愿意接受这个旨意的。
可是他们又没有任何的办法,他们所能够依靠的朝中关系,人家都接受了。
他们这些低级官员又怎么能够不听话照办呢。
他们只能在心里想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这阵风过去了再说吧。
还有一些就已经开始送礼打点关系,想请朝中的要员,在朝中多说几句好话,一起联合废除这个政策。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朱高炽锦衣卫的监视之下,这些朝中官员现在是知足常乐,根本不敢收礼,否则就会人头落地。
这些人有礼也送不出去,最后只能认栽,将自己用手段搞来的土地,全部上交国家。
上交了之后,即便他们有钱了,俸禄涨了,可是生活水平比以前那是低了太多。
靠着涨了的俸禄,吃饭没有问题,养家勉勉强强,养小妾是养不起来了,至于什么去酒楼喝个花酒什么的,那就更加没有资本了。
他们能不闹吗?
最多是一些员外偶尔会请客一下,但是员外也是在探口风,后来见他们没有了利益也就不搭理了。
他们只得被迫当一个清官。
不过,人都是这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好日子的人,一下子穷下来,他们会觉得要了他的命的,所以最后他们还是会走上贪污的老路。
而朱高炽的屠刀正好等着他们。
这样一来,这些心术不正的人被杀了,家产又被没收了,腾出来的位置,给他这一朝的科举人才去实行。
朱高炽就完成了一次大换血。
还不会留下残暴的名声。
这完全是这些人自找的,高俸禄下还敢贪污受贿,百姓们骂的都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