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 老臣的归属(2/2)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了隋炀帝杨广来。

那个时候的杨广不也是这样的吗?

当太子的时候,老老实实的,一直都在伪装,可是一朝得势,居然是逼死原来的太子,还干出了弑父的事情来。

等当上了皇帝之后,更是残害忠良,大兴土木,四处征战,搞得民不聊生。

好好的一个大隋,他父亲杨坚辛苦一生积累下来的财富被他全部败了。

甚至连江山都丢了。

想到这里朱棣也觉得忧心忡忡。

这些政策看起来是好事,最后未必就会成为真正的好事啊。

这背后牵扯到各方的利益,到时候会不会引起地方的不满,从而出现各地造反呢?

可是再仔细一想,现在朱高炽面临的情况和杨广又不一样。

他好像自己就很有钱,也是停止了对外征战,他还说可以用自己的私库来用。

难道他自己很有钱吗?

有这么大的底气?

如果他不增加老百姓的税赋,不对外征战,又在各地寻找矿产,还给地方的百姓做工的机会,看起来好像也不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啊。

只不过对于那些已经得到了利益的人,会是一次很大的冲击。

那么这就需要朝廷能够有坚强的后盾才行。

有强大的决心才行。

这么一想,这些事情倒是可能成功的,只不过要许多的钱财。

国库反正是没有多少钱的。

就不知道他这些钱从哪里来,难道他自己的私人钱库还能比国库还多吗?

朱棣感到十分遗憾。

不过,朱高炽有些政策的确是十分的惠民的。

比如修桥铺路等等,这些事情,朱棣就一直想做,只不过他一直要打仗,把钱财都用在了打仗或者是筹备打仗的路上。

道路是国家的命脉,只有道路通畅了,才能够让大明更加的强大。

到时候万国来朝的时候,也才能够彰显大明的雄风。

现在想想,当初那个言辞凿凿,胆大包天的于谦,劝自己放弃好战之心,好好发展国内的说法,倒是有点道理啊。

那个时候,朕要御驾亲征,只有这个于谦敢反对,其余的大臣都不敢出来说话。

朕还将这个于谦罚来给朕养马。

现在想想倒是亏待他了。

朱棣想到这里,问了问。

“那个于谦,现在如何了?”

姚广孝也知道这个于谦,觉得他是一条汉子,一直都有关注。

现在听朱棣问起,他知道朱棣这是有些后悔没有听于谦的话了。

于是,他带着欣慰的语气说道:“陛下,于谦被重用了,他升任了兵部尚书,主管兵部所有事务,太子殿下看他的眼神,和与他说话的语气也十分的恭敬!

想来,他以后还有可能入阁拜相!”

朱棣听到这里,脸上倒是露出了放松的神情。

眼中更是有一阵欣慰。

自己这个儿子,倒是很会识人啊。

于谦此人信得过,掌管兵部,朕也可以放心了。

姚广孝看到朱棣的神色温和,于是他也做出了他的评价。

“陛下,臣等都认为,太子殿下将来可能是为一代明君了。”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