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
朱允炆已经正式的扯旗造反了。
说造反也不是很合适,说他复国更加贴切一些。
他的旗帜倒是没有多大的改变,还是一个大大的朱字。
唯一的区别是,以前的金陵是朝廷的下属地方,旗帜只能是红色的布,上面没有文字。
这表示大明的归属。
而现在,这个红色的布上面被镌刻了一个个朱字。
最开始百姓们还以为这是朝廷的旨意,是朝廷改变了旗帜的样子。
可是慢慢地他们发现不对劲了。
金陵城开始出现建制的变化了,从朱棣迁都过后这里就是二京,而现在城中的布置,以及许多的部门设计变成了以前还是京城的样子。
百姓们自然是很清楚以前这里是京城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有一些人跟着去了北京,不过有些人不习惯那边的生活,还有一些人选择留在了这里。
这里的官员和百姓明显能够感觉到以前是京城的繁华,和现在是二京的落魄。
这种对比,让他们十分记忆犹新。
现在京城又有变化了,像是要恢复原来的样子,这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还十分的期待。
以前他们还没有觉得,那个时候他们本来就是京城的人,后来出现了对比,就开始怀念曾经的日子了。
可是又难以回到过去了。
现在好不容易看到一点希望,这让他们许多人都自发的前来看热闹。
这倒是给朱允炆他们减少了许多宣传的力气。
朱允炆的想法就是这样,等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就召集大家宣布他的名字。
只要他的名号一说出来,那么一定会引起天下的振动。
在这之前,他还要控制金陵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以及一些高官告老的人。
他们有一些是见过建文帝的。
可以证明他的存在。
可以证明他的真实。
朱允炆也是比较聪明了。
不会再出现之前的傻事情了,也不会像年轻的时候那么的冲动了。
他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对于天下人心也有了了解。
他在寺院的时候,知道金陵城已经从京城变成了二京之后,他就觉得这是天赐良机。
还知道徐辉祖是留守的将军之后,就更加觉得自己的机会真的来了。
毕竟徐辉祖是忠心他,这一点他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患难见真情,国难见忠臣。
所以,朱允炆早早就开始准备了,不仅仅十分关注金陵城的情况,对于大明的其余事情也十分的关注。
除此之外,他还在暗中积累力量,那个时候朝廷如日中天,他们也不敢太张扬。
只是好在他们可以借着佛教的名义,收信徒,暗中行事。
然而只是靠着精神控制还不一定靠谱,最终他选择了铤而走险,借用佛门的方便,以文化交流的形式,在云南缅甸等地方暗中购置了些毒物种子。
在山里种植。
种植了之后,就秘密提炼,最终形成了快乐丹,以此来控制他的信徒。
这些信徒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控制之下,加上他自爆了家门,说出来了自己未来的目的之后,这样一套组合拳之下,还有谁不诚服。
如果真有不诚服的,朱允炆则是采用杀一儆百的方式直接杀了他。
要是以前的他,可不忍心杀人。
他会觉得这有违仁德。
可是他现在已经完完全全的变了,变成了一个真真的帝王家了
他知道该什么时候仁慈,什么时候强硬。
以及该如何做好准备等。
经过了这么久的准备,他还是十分稳妥,他这一生最畏惧的就是朱棣,朱棣毕竟是他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