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6章 三清山,天师府(1/2)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江东地区的祥和景象一眼可见,特别是开年迎新春,当地百姓仍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中。

走在街上,商铺楼房张灯结彩,大街小巷中满是鞭炮碎屑,经常还能撞到一些大呼小叫的熊孩子,一身红衣扎小辫,额头上却绑着江东儿郎标志性的护额,怀揣木剑作抱剑,说是行侠仗义,实际上到处勒索糖果。

瞧着这些让人心旷神怡的美妙景象,韩昭也就理解这位周王小世子为什么会像个小憨憨。

他不是傻,只是无忧无虑。

不论在哪个世界,孩子们的日常喜乐,永远都是繁荣的缩影。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一个地方的治安不稳定,父母是不可能允许孩子在户外纵情玩耍的,而这,也让离京后三番五次历经生死劫难的韩昭感到由衷欣慰。

说白了他并不在乎什么大隋复兴,对于一个崇尚社会主义的现代人来说,其实做皇帝的诱惑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平时的富贵享之不尽,已经足够。

所以看着江东大地的祥和,给韩昭的触动非常深。

“砥砺凌绝峰,一览众山小。”

“昭愿秋千兴,更见万家和。”

随着小世子前往住处,韩昭心血来潮的吟诗一首,完事还逗问小世子说:“世子殿下觉得如何?”

边上,周家随从都神情古怪。

能看得出来他们对韩昭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虽说江东以外早已乱成一锅粥,但是自家安宁,也就使得本地居民乃至武功大家都懒得去理会。

在和平时期,真正关注天下时势的只有两部分人。

掌权者,或野心家。

周家小世子名叫周也,今年十二岁,白白胖胖穿胡服,手牵韩昭攥糖人,两缕青鼻涕快要流进嘴里,却不要婢女擦拭。

他转头就往韩昭裤子上蹭了蹭,仰头嘿嘿一笑:“好听,哥哥真了不起,还会作诗,我姐姐她们最喜欢诗歌了,韩昭哥哥,再来一首好不好?”

此话一出,后头的幼弥真人和赵露思纷纷别过头,还没等韩昭找借口,她们先一步憋笑。

岂料,素来以‘不屑于卖弄诗文’为借口而拒绝献丑的韩昭今日心情大好,面对周家仆从以及许多因好奇而随行的江东父老,他竟昂首阔步频表诗情,惹来阵阵的哗然。

甚至有过路的儒生当即掏出纸笔,一路跟随记录。

当然了,作为合格的穿越者,诗文这一块是不可能拉胯的,再加上韩昭本身也博学多才,要他出口成章只是小事一桩,今日行街作诗十二首,更是传唱江东数百年。

其中,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惹起众议,不光老百姓们苦思推敲此句的含义,更有周家王族自觉代入,纷纷翻起族谱想看看韩昭口中的周郎是哪一位祖先。

这时,韩昭才想起来这个世界的文化其实都是架空虚构的。

由于是现代人做的游戏,所以历史背景会多有相似,但实际上不存在根本性的联系,像什么既生瑜何生亮的典故,在这边其实是找不到的。

所以,韩昭干脆借花献佛,以此为周也讲述周瑜的故事。

讲周瑜的为人。

讲周瑜的睿智。

讲周瑜的勇气和担当,以及最初的情义。

周也年幼,听得是半知半解,但他显然分得清好坏,并且通过韩昭所讲的那些故事,非常自主的将周瑜称之为:江东的英雄。

然后还非常励志的变为自己的梦想,随着尚且奶气的声音传播开来:“我也要成为周瑜那样的人!”

韩昭反手就给他来上一句:“想成为那样的人,首先你要改掉卖姐姐的习惯。”

赵露思笑死。

因为周也不知道是吃了什么迷魂汤,连着好几天都黏着韩昭说要把姐姐介绍给他,知道的是在联姻,不知道的就是卖姐姐。

毕竟韩昭长得帅,市井传说也多,再加上最近江南那边闹得满城风雨,谁都知道南朝复兴在即,谁不想有个南朝皇帝当女婿?

或也因此,周王数日没敢现身。

倒是周家几位郡主坐在闺中都频频传出趣事。

说几位郡主得知周也管韩昭叫姐夫,她们都慌乱了起来,甚至有的已经连夜出逃,生怕真的被顺水推舟的联上一姻。

韩昭得知后乐得不行,但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说白了他来江东并非拉拢周家,只是想去拜访天师府而已,所以见不见周王并不重要,倒是周王把自己最宠爱的儿子派来迎接这个行为,已经表达最大的善意和态度。

有此一着,韩昭也就不必再登门拜会。

干脆,他拉着小周也一起奔赴闻名四海的道家圣地,三清山。

遥见山高云也深,一点金黄坐山中。天师府坐落于山腰处,往上一条青路通云宫,九府七观三大峰,其整体的宏伟程度碾压世间所有道门,更像是凡间与仙界之间的桥梁。

来到三清山脚下,几名青年道士早已恭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