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大量的油水养就许多能人异士,又因戈壁环境恶劣而招来了许多走投无路的亡命徒。
毕竟城里可以过得潇洒,一旦事发也可以往戈壁逃命,于是西宁在江湖中另有一别称,小恶人谷。
不同于恶人谷的善恶难辨,不得已来到西宁的都是恶人谷不收的真恶人,其凶残程度毋庸置疑,也因为这批人的存在,使得西宁世家硬如磐石,极难收服。
康氏曾数次派遣使官入城游说,但不论哪一家都是信口开河,动辄索要黄金万两,不然一切免谈。
由此可见西宁城不光表面看着凶险,实际上还拥有着非常恐怖的自主能力,而这就说明西宁城里有一个老大哥在管事。
这位老大哥,姓蒙名绍。
是土生土长的西宁人,名副其实的地头蛇,其身份地位相当于东海连云港的寒帮帮主寒烟冷,是唯一一个敢于和王族叫板的狠角。
并且和寒烟冷一样,在战国篇中,他也率领自家的兄弟帮会在大西北立足脚跟,成就了许多枭雄。
为了见到这位老大哥,韩昭也算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光是进城就连战三场,还是见不到本尊,无奈只能四处打听,得知这大哥背后还有个日月圣教。
这是个什么教?
韩昭起初还懵了一下,后来王瑜妃一说才知道,日月圣教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教,于是一行三人当即改换策略去拜码头,祭出东洲王家的名号后总算是见到了明教教主,再由教主牵线搭桥,这才见到了年仅四十七岁的蒙绍。
地点,就在明教的圣火坛,位于西宁城外的大荒戈壁中。
来的时候,蒙绍身边没有半个兄弟或护卫,听得韩昭的身份得知王家的名号,他也没有露半点怯,反而单刀直入的说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是江湖规矩,昭殿下要是想与我为盟打压杜家,劝你不必白费口舌。”
说实话韩昭确实是这个想法。
毕竟现在西洲大地上谁都惧怕杜家,哪个氏族世家都是有怒不敢言,说白了就是没那实力,但是蒙绍有啊。
不过小家虽大,妄图与正规军抗衡还是有些荒诞。
所以蒙绍将话说得明白,韩昭也就不能强求,但蒙绍没想到的是韩昭不光针对杜家,塞外胡马是此次会面的重要目的。
就像之前上唐家堡。
而蒙绍听说韩昭想要协助第八玄军抗击胡人,原本桀骜不屑的态度立马就有了些转变:“请我们打架杀人的不少,请我们去打胡人的还是头回见,殿下准备给什么好处?”
韩昭想说直接要好处的也是头回见,不过这样也好,索性他也直接摊牌,敞开了讲说:“钱你们是不缺的,土地我想你们也没多大的兴趣,说白了你那些个兄弟虽然能冲敢打都有血性,但大部分都是戴罪之身,也就西宁能容得下你们,出了西宁这一亩三分地,不知得有多少捉刀人等着摘你们的头颅。”
“这才是你们不想与杜家为敌,又不惧怕杜家的根本。”
西洲盛产捉刀人,这是江湖尽知的事情。
而捉刀人还有许多经典事迹,其中最为人知的就是,曾经有一伙捉刀人追凶直接追到了恶人谷,甚至跟十大恶人掰了两下手腕,虽说明显掰不过,但最后还是全身而退。
既然恶人谷里的大人头摘不下来,那小恶人谷里的人头也是相当值钱,所以西宁周边每天都有许多捉刀人出现,就等着挣钱。
可想而知,西洲捉刀人相当于正道上的亡命徒,正好就是蒙绍那些恶人兄弟的死敌克星。
蒙绍瞅着韩昭是有备而来,干脆反问:“那又如何?杜家的兵马不敢进我西宁,他捉刀又岂敢放肆?”
“当真不敢吗?”韩昭饶有兴致的打量蒙绍,却反手将平京拿起来放到桌上,推到这位老大哥面前:“晚辈不才,不过太初四境,却也能打穿西宁的城门。我要是不正面踢馆,小施身法也能轻松混进西宁城,你那些兄弟的脑袋,说句难听的我是想摘就摘。”
“连我都能如此,更何况那些捉刀人?”
韩昭没有把话说透,但也说尽了。
西宁绝非清净地,神火帮能有今日团结,绝对是有外力因素在逼迫他们相互扶持,而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就只有捉刀人。
对此,蒙绍沉吟了良久,终于对韩昭刮目相看:“给什么好处?”
韩昭收回咄咄逼人的架势,如是年少轻狂放大话:“即日起支援飞沙关者,可以战功抵罪,若得胜归来,朝廷将撤销通缉悬赏,还尔等自由。”
此话一出,边上的明教教主都懵了。
蒙绍更是直接笑出声:“好你个韩昭,还没坐上龙椅就开始拿朝廷说话,你有什么资格,我凭什么信你?”
韩昭再次示意平京:“就凭我现在能杀你,但我不杀。”
蹭的一声,王瑜妃拔剑如有神,洛水三千瞬灭万千神火,饶是明教教主都来不及还手,当场就被剑尖指住脖子。
这时,蒙绍的神色无比难看。
韩昭却不再理会,他抓起平京径直起身,边往出走边说道:“我韩昭不是喜欢翻旧账的人,从前你们干过什么脏事,我不在乎,但从今天开始,我要一个全新的西宁。”
“不服就来干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