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9章 小别胜新婚(1/2)

程咬金顺利地通过了第二道联营。

时间不长,他骑着大棕马来到了第三道联营的近前。

防守第三道联营的非是旁人,正是咄苾。

老程一看是他,心里也有点打怵。

因为他知道咄苾虽然年轻,却文武双全,心思缜密,很难说得动他,真要打起来,也未必是人家的对手。

再看在咄苾的身后有数千名骑兵,军容整肃,排列整齐,蓄势待发。

咄苾骑着一匹白马,手里提着一杆大戟,那真是眼角眉梢带着千层的杀气,身前背后带着百步的威风。

老程把大棕马带住嘿嘿一笑,躬身施礼说:“咄苾,你还好吗?”

咄苾在马背上还礼道:“程咬金,你可真令我刮目相看,你一个人竟然能闯破两道联营?

难道那些人都喝了你的迷魂汤,把你放过了不成?”

“话可不能这么说,他们都很了不起,不过,在我看来,你最了不起,你将来前途无量啊。”

“你少和我绕圈子,你要干什么去?”

“所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并非要回洛阳搬兵,而是要去找义成公主。”

咄苾听了,也是一愣,问:“你为何要去找她?”

“我想你是个明白人,你想一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始毕可汗是不是上了高句丽使者高峰的当?

我希望你回去好好劝说你大哥,我们双方冰释前嫌,既往不咎,重归于好。

你们东突厥只有在大隋的保护下才有希望,才能站住脚呀。

俗话说得好,做人可不能忘本啊,当初,如果没有隋朝天子的帮助,你们东突厥恐怕早都被西突厥给灭了,还有今天吗?

哦,现在翅膀硬了,就要和大隋对抗,真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啊。

想当初,冒顿控弦四十万都不敢把刘邦怎么样?

那时的西汉刚刚建立,刘邦手下都是些老弱病残,你现在敢把隋朝天子怎么样吗?

即便你们把隋朝天子杀了,他还有儿子,儿子继位后,还会找你们算账的,是也不是?

我可不是吓唬你,大隋幅员辽阔,如今隋朝的军队已达一百多万,你认为你们有战胜隋朝军队的把握吗?”

咄苾低头不语。

其实在咄苾的心里,他也不赞成始毕可汗此时对隋朝用兵。

因为不管怎么说,当初大隋帮助东突绝建国,后来,启民可汗病重,又来看望他,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大隋对东突厥都是无话可说的,怎么可以恩将仇报呢?

而且,从周边的形势来看,也只有和大隋搞好关系,才有可能长治久安。

高句丽偏居一隅,虽然说实力也很强大,但是,综合实力和大隋还是没法比,他们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那你去找义成公主又有什么用?”咄苾问道。

“你别忘了,义成公主,可是我们隋朝天子的妹妹,是娘家人,我们有难,去找她帮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你说的也有点道理。”

老程一乐:“我和义成公主接触过多次,咄吉士曾经两次想要非礼她,义成公主誓死不从;

俟利弗设也曾经偷看过义成公主洗澡,正巧被我撞上了,被我一脚踹在他的屁股上,踹了个狗啃屎。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义成公主似乎对你情有独钟。”

咄苾听到这里,脸上一红,问道:“这与两国交战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了,义成公主远嫁到你们东突厥,其实,也是很不容易的,尤其你父亲的年龄那么大了。

她过得也很苦,我倒是希望你们俩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你若放我过去的话,我去拜望她,我倒是乐意为你们俩保媒。

我曾经多次替她解围,我不敢说,在她的面前说一不二,但是,说话肯定是有分量的。”

咄苾寻思老程说这话也不算过分。

老程问道:“那你身上可有什么信物?让我带去交给义成公主以此表达你的真心。”

咄苾在自己的身上摸了摸,掏出一块玉佩交给了老程,说:“此玉佩一直跟随着我,她也曾经见过,你且带去交给她吧。”

老程把玉佩接过揣在怀里说:“很好,我相信你对义成公主也是一片真心,然而,两个相爱的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心有灵犀,看问题,看事情不谋而合。

对于东突厥的军队围攻隋朝天子一事,我想义成公主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应该比我清楚。

因此,我希望你,其一,在始毕可汗的面前多做工作,两国罢兵,重修于好;

其二,最好能把高峰那个王八蛋给我抓起来,送到隋朝天子的面前治罪。

不知你意下如何?”

上午。

义成公主的帐中。

义成公主得知始毕可汗带领四十万军队围攻隋炀帝及其所带来的军队,心中十分忧虑。

她在帐中坐立不安。

她命冰儿一会儿去打探消息,一会儿去问问前方的战况,每当听说东突厥的军队和隋军交战,她的心都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就在这时,冰儿又从外面走了进来。

“冰儿,前方战况如何?”义成公主急忙问道。

“回公主的话,始毕可汗率领四十万大军把隋炀帝和隋朝的五万军队困在了雁门关,已经有十几天了。

如今雁门关内粮草快要断绝了。”

“啊?那可如何是好?”义成公主一听,唬得脸色苍白。

这就叫不是亲不挂心啊。

“公主,程咬金来了。”

“程咬金?他不是和隋炀帝他们一起走了吗?”

“他是突破了三道联营才回来的。”

“哦?他一个人突破三道联营?”

“正是!”

“他可真了不起,快请他进来。”

“是!”冰儿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时间不长,老程从帐外走了进来,躬身施礼说:“公主,程咬金给您请安了。”

“程咬金,不必客气,你一路辛苦了!”

义成公主见程咬金,风尘仆仆,灰头土脸的,满头大汗,亲自给他倒了两碗茶,“快喝点水吧。”

老程也确实是渴了,他也不客气,接过茶碗,把两碗茶都喝了,心里痛快多了。

一路上,幸亏老程换了那匹大棕马,要是他自己骑的那匹马,恐怕早已经被累死了,即便如此,那匹大棕马也累得够呛,呼呼喘着粗气。

程咬金就把前方的战况向义成公主做了汇报。

义成公主听了,紧锁双眉,却是一筹莫展。

程咬金从怀中拿出隋炀帝的亲笔信递给了义成公主,信上大致的意思是说,隋炀帝和随行的文武官员、女眷,以及五万军队被始毕可汗的四十万大军困在雁门关内,形势十分危急,请义成公主想方设法解救。

义成公主看完那封信,急得眼泪流了下来。

“现在皇上被困在雁门关内,东突厥的军队随时都有可能攻进关内,真要是那样的话,你哥可就活不了。

而大兴城和洛阳距离雁门关太过遥远,如果回去搬兵求救的话,拖延时日,就算军队赶到了,皇上他们在雁门关内也被饿死了。

所以,万般无奈之下,我们想到了你,我冒死突破三道联营前来给你送信,希望你看在你们兄妹的情分上替陛下解围。”

义成公主慨然叹道:“虽然我人在东突厥,可是我的心没有一日不在大隋呀。

我不敢自比王昭君,但是,我希望自己将来能像她那样长期维护两国的和平。

并非我不想搭救于他,可是,我一女子,手无缚鸡之力,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我现在方寸已乱,不知该如何是好啊。”

老程察言观色,可以看得出,义成公主是想搭救隋炀帝和众人的,只是一时之间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老程在来的路上就盘算着,他料到可能会是这样的结果。

“公主,要不这样吧,你给始毕可汗写一封信,信上大致的意思就说西突厥射匮可汗和铁勒部的契苾歌楞联合起来率军二十万攻打东突厥的于都斤山,后方空虚,形势危急,让他赶紧调兵回来。

这样一来,始毕可汗担心后方的安危,必定会撤军,雁门之围自然就解除了。”

义成公主一听,笑道:“程咬金,还是你脑子转得快,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给始毕可汗写信。”

老程过来,亲自给义成公主磨墨。

义成公主刷刷点点,写了一封书信,然后,交给心腹之人火速送往雁门关。

等到把这件事处理完了之后,老程笑说:“公主,我还有两句闲篇,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义成公主对老程的印象还是相当不错的,多次在关键时刻帮她的忙,她心里也很是感激。

“公主,你一个人远嫁到东突厥很不容易呀。你为大隋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你心里的苦恐怕是一般人无法体会的。

我的意思是,启民可汗已经过世了,你还这么年轻,你该为自己的幸福考虑一下啊。”

老程的一席话说得义成公主心里热乎乎的,热泪盈眶,她觉得老程真是个善解人意啊,事到如今,还有谁会关心她的终身幸福呢?

义成公主叹息了一声:“我一弱女子来到东突厥,身不由己啊,按照他们的礼法制度,启民可汗去世之后,我就得嫁给新任的始毕可汗。

如果将来始毕可汗有什么不测,将会由俟利弗设继承可汗之位,到那时,我还得嫁给俟利弗设。

可是,这两个人你也是知道的,始毕可汗心肠歹毒,刻薄寡恩,翻脸无情;

俟利弗设不学无术,整日只知道吃喝嫖赌。

我命苦啊!”

义成公主感觉老程就是自己的知己,她说到这里,哭泣了起来。

“公主,此间没有外人,我就把话直说了吧。我认为你和咄苾还是比较般配的。

临来之时,我和咄苾见过面,他对你也是心生爱慕。

如果你也有意的话,我愿从中为你们俩保媒。”

义成公主一听这话,眼里亮了光,说:“可是,这事儿是有违东突觉的礼法制度的,怎么能行呢?”

“事在人为,公主,你放心,有我老程在,绝对保证你们俩心想事成。

而且,我听说你对始毕可汗说,要为启民可汗守孝三年,每日到他的坟前烧书,这不就是很好的缓兵之计嘛。

先暗中把你和咄苾的亲事定下,三年后再说。”

“可是,即便我和咄苾把亲事定下来了,三年后,又怎么能走到一起呢?”

“公主,你相信我一句话,真正相爱的人终究会走到一起的。你可有什么信物交给我,我马上回雁门关,顺便交给咄苾?”

老程说着从怀中把咄苾给他的那块玉佩取了出来,交给了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自然识得这块玉佩,她一看玉佩便知道了咄苾的心意,心中窃喜,脸上泛着红晕。

于是,义成公主从头上取下一只金簪,交给了程咬金。

老程说:“事不宜迟,我这就返回雁门关,找到咄苾把金簪送给他,把你的心意传达给他。”

“那就有劳你了,你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公主,请放心,我不会有事的,你多保重,告辞了!”

老程说完,出了营帐,翻身上马,离开了于都斤山,直奔雁门关而去。

他私下里找到了咄苾,把义成公主的金簪交给了他。

老程说:“你们俩的亲事就算是定下了,等义成公主为你父亲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再说。”

咄苾说:“这事儿让你费心了。”

“你光说这些客气话是没有用的,得看你的实际行动。

我猜想,此时义成公主的信已经到了始毕可汗的手中了,一方面,西突厥的射匮可汗和铁勒部的契苾歌楞率军二十万袭击你们的后方;

另一方面,半道上,我听说隋朝的三十万军队已经从洛阳和大兴城出发,赶赴雁门关。

你当劝说你哥退兵,解了雁门之围,然后,还得像以前一样,臣服于我们大隋,年年进贡,恢复两国的关系才行啊。”

咄苾也认为老程说得有道理,于是微微颔首:“我当尽力去办!”

雁门关这边,隋军与东突厥的军队交战多次,都没有取得胜利,隋炀帝心中恐慌,急得满嘴是泡。

他打算带领亲兵卫队突围出去,因民部尚书樊子盖坚持劝阻,隋炀帝才放弃了突围的打算。

始毕可汗见到义成公主的那封信之后,大惊失色,他真的以为西突厥和铁勒部要联合起来攻打他们的老巢。

后来,在咄苾的竭力劝说之下,始毕可汗终于下令将四十万大军撤回于都斤山。

同时,他派咄苾为使进入雁门关,拜见隋炀帝,承认错误,表示歉意,愿意恢复两国的关系,并包赔一切损失。

隋炀帝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好言安慰。

雁门之围顿解。

隋炀帝他们在返回洛阳的路上,遇上了宇文述、杨雄和段文正等率领三十万大军前来营救隋炀帝他们。

宇文述等人诚惶诚恐,跪伏在隋炀帝的面前说:“陛下,臣等听说陛下被围困在雁门关,立即调集人马赶来,无奈由于军队分散在各处,急切之间很难集结到一起,等把军队调集齐了以后,便日夜不停,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臣等救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隋炀帝哈哈一笑,说:“此事怪不得你们,是朕大意了,好在是有惊无险,恕你们无罪,都起来吧!”

三个人如释重负,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侍立在一旁。

隋炀帝就把此次巡游东突厥的经过,大致地向他们三人讲述了一遍。

三人听得也是心惊胆战。

宇文述感叹地说:“没想到始毕可汗和他老子启民可汗完全不一样啊,那小子刚愎自用,意狠心毒,咱们今后得防着他一点儿。”

隋炀帝说:“还有那高句丽的使者高峰,差点儿一箭把朕给射死了。

此仇不报,朕枉为人主。

朕欲兴兵讨伐高句丽,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宇文述一听,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于是,他说:“当年先帝在世之时,曾经派高颎和杨谅率兵三十万征讨高句丽,却无功而返。

如今,高句丽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靺鞨、契丹都不是他的对手,而且,他们在东北一隅,路途遥远,粮草运送十分困难。

辽东和平壤城池坚固,如果率军讨伐的话,恐怕不那么容易打下来呀。”

隋炀帝听了之后,很是不悦:“朕自继位以来,西征吐谷浑,降服了西突厥,东边打跑了契丹,收复了营州,南边征伐了琉球岛。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时,正是我大隋开疆拓土之时,那高句丽甚是猖獗,他们表面上向我们隋朝进贡,其实内心不服。

他们先唆使西突厥和我们大隋作对,幸亏泥撅处罗可汗被射匮击败了,这才使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